深厚的群众情怀 强烈的责任意识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鹤庆县 发布人:鹤庆县 作者:鹤 讯 发布时间:2014-07-10 08:27:04
——记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曾万军
担任镇村干部,他喜欢和困难群众交朋友,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不怕群众给自己添麻烦,总是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水电移民工作,他一身子沉到群众当中,把工作做到移民群众的心窝,把党委政府的正确主张变为移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负责森林防火工作,他身先士卒,敢于担当,在火场上冲锋陷阵,不怕苦不怕累,最先赶到火场一线,最后一个离开,却从无怨言。面对别人的赞许,他总是说“这都是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做的一些事。”他就是鹤庆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曾万军。
曾万军于1968年10月出生在黄坪镇潘营村上坝村民小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缺衣少食的艰苦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青少年时期,懂事的他在读书学习之余,与父母一起做家务、干农活,养成了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品格。他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知道了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也深切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淳朴善良和为了生活起早贪黑、四处奔波的艰辛。
1991年9月,曾万军县职中毕业后,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在潘营村上坝小学代课,待遇不高,但他关心学生,工作上尽职尽责,一干就是5年。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曾万军先后担任黄坪乡河西村村长、姜营村党支部书记,后又担任潘营村党支部书记, 2002年被录用为公务员。 2005年,因工作成绩突出,曾万军被提拔为朵美乡副乡长,后又到龙开口镇担任副镇长兼中江办事处主任。2009至今,他担任鹤庆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曾万军在村一级工作达11年之久,在最基层,每天他都和群众打交道,做的每一件事都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加深了他的群众情怀和责任意识,磨练出了他不怕困难、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品质。在担任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期间,他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凭着不怕困难、敢于吃苦的精神,日日夜夜守护着我县境内一座座青山。
在森林防火的岗位上,他总是最先一个赶到火场,最后一个离开
曾万军同志担任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森林防火专职副指挥长5年来,在高火险期间,他始终坚守岗位,每年清明节期间他都在巡山,每年春节、民族节、五一节等他都要值班,没有值班的日子里,他也是24小时待命。在保持24小时的通讯畅通中,他每天担心的是,下午2点到晚上9点这一时段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特别担心的是下午3点到6点打来的电话,电话声响起心里就会产生有火情的条件反射。夜里接了电话,电话无论是跟火情有关的,还是跟火情无关的,他都翻来覆去几个小时才能再次入睡。在有山火的时候,他徒步攀越山头、忍饥挨饿,连续奔走几十里山路,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火场第一线,而且他总是最先赶到火场一线,最后一个从山头上撤下来,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5年间,鸡足山、马耳山、大黑山等大小山脉,都留下了他巡山的足迹。
2010年2月8日下午,马耳山金月亮突发森林火灾,火情就是命令,曾万军立即带着扑火队伍,赶到马耳山脚下,根据前方反馈回来的火场情况,扑火方案只得调整为夜战和第2天早上扑打。2月9日凌晨3点,正是大家沉浸在梦乡里的时候,曾万军一行吃了饭,在深夜里借助着电筒光,从山脚出发,经过四五小时的攀爬,到达火场后,曾万军带一半人员扑南线,当扑到最南边时,曾万军身边只有6名扑火队员了。2月9日中午,当地群众从北边给曾万军和6名扑火队员送来了盒饭,可7个人却剩下5盒饭,曾指挥长看着又累又饿的6名队员,安排扑火队员将盒饭平均分成6份吃了。曾万军自己也又累又饿,但他想自己还能坚持住,就没吃,直到9日晚上10点,曾万军才吃到饭。第2天早上7点多钟,从下关赶来的森警和扑火队员全线出击,于10点左右将明火全部扑灭,森警撤离了火场,曾万军又带领扑火队员继续清守余火,直到下午5点,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最后下山。
2014年3月16日下午2时,象眠山发生森林火灾,曾万军带着坝区专业扑火队、松桂专业扑火队共50人,赶到蝙蝠山庄以东的山头,堵住火场西线,由于火势凶猛,仅靠两支专业扑火队和金墩扑火人员的力量难以扑灭。县领导到火场后,迅速作出了调集重兵扑救的方案,县级各单位的人员分两队出发,曾万军带领第一梯队从西线往东扑打火线。扑打到凌晨3点多,北线火场明火全面扑灭,曾万军带松桂专业扑火队转战小腰江南侧火场,直到17日早上8点30分,余火全部清理结束,安排好金墩乡林业站专业队员留守火场,曾万军等人才从山上撤下来,吃了碗米线,便回到单位组织上报有关象眠山森林火灾的材料。中午12点,曾万军心里不放心,又带着防火办的李国兴、杨亚北,回到象眠山火场察看火场情况时,看见金墩乡的东北角方向上空冒着火烟,在通知金墩乡政府和林业站的同时,曾万军和防火办人员立即向着火点赶了过去。在建邑村火场岔路口,前面的一辆消防水车翻车,驾驶员还受伤,曾万军立即安排防火办的车送驾驶员到医院。他和防火办的李国兴、杨亚北来不及换上扑火备用的迷彩服,赶到东山脚下的火情点后,北溪村的村干部、护林员来了3个人。曾万军一看火势,就安排杨亚北守住北方,其余5人爬到火场的上方,选好有利地形,曾万军说,这是守住火势的最佳位置,如果我们守不住就要再次惊动全县人民了。5个人选好了位置,不顾山火的炙热,拼尽全力扑救,把火头堵住。这时,金墩乡党委、乡政府、乡林业站、建邑村组干部带领护林员和群众也赶到火场,火场迅速得到控制,确定没有明火后,曾万军满身是汗,几个人来到山脚下,坐下来休息。这时,曾万军回望东山,看到刚才起火的地方就连着石宝山,要是没有及时扑灭,那又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几个人都为及时把火扑灭了而感到高兴的时候,曾万军才发现自己额头上的头发也烧掉了,衣服裤子也被烧通了几个洞。
曾万军在森林防火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一日保证不了吃三餐,吃饭保证不了固定时间。在火场上,曾万军既要组织、指挥、参与扑火,尽早扑灭林火,还要时刻牵挂着扑火队员的安危,但他从没有抱怨过,他深知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他时时想着的是他的岗位职责,时时想着的是鹤庆的170万亩林地。
在移民工作中,他把工作做到移民群众的心窝窝
2012年7月25日,曾万军刚刚从高火险期紧张的森林防火工作中脱身出来,曾万军就被县委办抽调到鲁地拉电站淹没区朵美开展水电移民搬迁工作,他二话没说,立即赶到指挥部报到,并担任朵美村街南移民搬迁工作组组长。他带着自己的同事,一轮又一轮地到移民群众家里走访,特别是不理解、不支持移民的群众家里,一次又一次与他们恳谈,打消移民群众心头的顾虑,还力所能及地帮助移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在移民群众家中、在黄坪集中安置点、在拆迁现场,他帮助拆迁户改装输电线路、他帮助移民群众修复输水管道。
在移民工作中,杨武志户一直不愿签订搬迁协议,曾万军得知不愿搬迁的原因是杨武志父亲长期卧病在床、家人对补偿标准存在异议、夫妻间意见不统一。曾万军带着工作队员去看望其病重的父亲,有空就到杨武志的卖肉摊位上与他拉家常、谈移民工作。几个月转眼过去,杨武志被曾万军的韧劲和真心实意所感化,签订了拆迁协议。杨武志签订完协议临走时,对曾万军等人说:“我服了你们了,如果下次还需要拆迁,我第一个签协议”。
因为故土难离,又涉及到切身利益,群众人多意见多,移民工作很难,但曾万军带着工作组人员,想办法,出实招,不厌其烦地做了大量细致而又繁杂的群众工作,赢得了绝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短短的5个月时间内,完成了242户移民群众的拆迁工作。
曾万军从一名村干部到到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他干工作扎扎实实、风风火火,不计个人得失。他是一名普通党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是群众心目中“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曾万军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01——2005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评为“全省森林防火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