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山石屏的娃娃当文盲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 杨加方 黑毅鹤 发布时间:2014-03-28 09:18:45
[李桂科:读书受教育是一辈子的大事!时间不等人哪!]
一张多年前的老照片,再现了山石屏疗养院小学的风貌。
办小学改变落后面貌
1990年年底,山石屏疗养院内的患者全部治愈了,一个长期以来因为工作重心不同而被搁置的问题——许多人没文化,引起了李桂科的重视。大字不识一个,一些康复者到附近的集市上赶集,连男厕女厕都分不清,闹了不少笑话。“康复者早就过了接受教育的年龄,但21名年幼的子女呢?难道也让他们当一辈子的文盲?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的未来将是灰暗的……”这种忧虑重重地击打着李桂科和山石屏疗养院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的父母。然而,孩子到了读书年龄,无论父母如何乞求,附近的学校都不愿意接收。
“读书受教育是一辈子的大事。时间不等人哪!”眼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1992年,李桂科想到了一个在许多人看来难以置信的办法——办一所小学。没有课桌椅,没有课本,李桂科就回县城四处奔走,从县教育局申请到了10多套课桌椅,从一切可以找到旧课本的地方凑齐了几套教材。没有教师,李桂科就动员康复者王仲元为孩子们上课。
经过一年的筹备,1993年9月,山石屏疗养院小学开学了,学校设在疗养院的一间土木结构房子里,当时有14名学生。从硬件设施到师资配备,这是一所极度简陋的学校——教材不够,几个学生只能共用一套,在李桂科的帮助下,孩子们直到4年级才用上新教材;学校实行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复式教学,教师只有王仲元一人,王仲元学识有限,他白天给孩子们上课,到了晚上还请李桂科等人给他“充电”。
“尽管条件简陋,但自从学校办起后,这里所有该入学的子女都小学毕业了,入学率和毕业率都达到了100%。”山石屏村村长杨晓元说,从1993年9月起,共有21个孩子在山石屏疗养院小学接受了小学教育。无论条件再怎么差,他们都没有放松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2002年和2003年全校只剩一个学生,学校仍然坚持教学,2003年7月这个学生毕业后,山石屏疗养院小学结束了为康复者子女提供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
他无微不至地过问孩子的学业
“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小学毕业,李医生便为他们升初中和高中而操心。那些年,为了孩子读书,他把心都操碎了!”提起这些年来李桂科对她家的帮助,56岁的康复者李桃珍禁不住热泪盈眶。李桃珍有3个子女,都是大学生,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文山工作,已经成家生了孩子,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工作,小女儿去年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除了大女儿从小在老家长大外,儿子和小女儿都毕业于山石屏疗养院小学,从小学到大学,孩子们的学习都离不开李桂科的帮助。
为解决孩子的学籍问题,每逢山石屏的孩子小学毕业,李桂科都到县教育局联系协调,让他们顺利地进入炼铁乡中学学习。1999年7月新学期开学,经李桂科协调,李桃珍的儿子升入炼铁乡中学读初一,第一次步入正规学校,见到那么多的老师和同学,让儿子很高兴。然而,第一个周末回家,他却再也不愿去学校了。李桃珍仔细盘问,儿子才说出了实情——和同学打架了。原因是对方羞辱他。李桃珍心里很急,但任凭怎么规劝,儿子都不愿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桂科来了,他一遍又一遍地给李桃珍的儿子讲道理,告诉他读书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李桂科的开导下,孩子心悦诚服地背起书包上学去了,李桃珍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李医生说,别人怎么看自己那是别人的想法,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山石屏的孩子只要比别人努力,成绩比别人好,那他们就会尊重你们!”
李桂科曾用这样朴实的话语激励李桃珍的儿子,更用实际行动为山石屏疗养院的孩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李桃珍的3个子女高考填报志愿,都是李桂科帮忙参考。康复者家庭都很困难,孩子升学,欣慰之余,高额的学费令他们一筹莫展。山石屏村出了5个大学生和一个研究生,个个都请李桂科申请了助学贷款,有的助学贷款不够,李桂科就帮他们另外再从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申请助学贷款。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关怀
因为家里穷,山石屏疗养院子女的成长充满了心酸,有了李桂科的帮助,他们的路平坦了许多。这一点,现在洱源县茈碧湖镇卫生院工作的宋荣坤有切身感受。高中三年,宋荣坤在洱源县城读书,父母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没有来学校看过他,每个学期开学,是李桂科为他准备好碳素笔、作业本、笔记本、草稿纸等文具。高考上了录取分数线,想到高额的学费,想到父母年迈多病,宋荣坤无心填报志愿,李桂科知道后非常生气,严厉地责备他:“这样放弃了,就对得起你父母吗?”那是李桂科唯一一次对宋荣坤发火。看着李桂科红润的眼眶,宋荣坤知道自己错了——在李桂科的指导下,他报考了德宏职业学院,最终被成功录取。
“李叔叔不是我们的父母,但在成长的路上,他对我们的帮助比父母还要大!”宋荣坤的姐姐宋福和说,在疗养院小学毕业后,由于没有其他出路,她留在了山石屏疗养院务农,得知这个情况后,2005年7月,李桂科通过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为她和另外4个小伙伴在广东找到了工作。“我现在广东打工,一个月可以挣2500元。在外面的这些年,让我们增加了许多见识!”对于自身的“进步”,宋福和感到很满意。
如今的山石屏村30岁以下的康复者子女识字率达100%,其中,一名研究生和5名大学生已通过知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没有考上大学的子女,已有7人远赴广州、下关等地打工,剩下的9人留在村里种核桃、搞养殖,成为山石屏村生产建设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