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远程教育“示范终端站点”创建出实效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宾川县 发布人:宾川县 作者:赵志远 发布时间:2014-07-22 14:54:42
为切实推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规范化建设及管理,宾川县委组织部采取四项措施,扎实开展示范终端站点创建工作,使示范终端站点的示范、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并以“个个都是示范点,人人都是管理员”的工作思路,抓实其它终端站点建设,切实推动全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上台阶,使远程教育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成为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
配硬件夯基础。一是高标准建设示范终端站点的基础设施,保证每一个站点电视机、机顶盒、卫星接收器、网络接入等设备配备齐全、安装规范、运行正常。目前,每个站点均有40寸以上大屏幕电视机,电脑和打印机一应俱全,并开通4M以上电信宽带,部分站点开通了10M移动光纤;二是规范设置活动场所,保证场所的桌椅、面积能满足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并认真落实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雷等卫生、安全措施。
定制度优管理。一是为每个示范终端站点选配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的管理员,经过培训,使其具备熟练操作远程教育系统设备的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教学辅导能力。截至目前,共有专职终端站点管理员104名、兼职终端站点管理员208名,确保了全县104个终端站点有人管有人抓;二是保证示范终端站点的技术服务,加强同电信部门和威科姆公司的协调和联系,建立以县、乡(镇)为单位的远程教育设备维护保障机制和电信技术服务保障队伍,切实解决终端站点因网络故障和设备问题无法组织学用的根本问题;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建立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教学管理等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设备、管学习培训的工作机制。如平川镇制定了《平川镇远程教育网络维护管理实施办法》和网络维护工作流程,与电信部门协调成立网络管理服务领导小组,每季度对远教网络进行一次排查。
严督查强创建。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乡镇党委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以随机调研为契机,严格落实终端站点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和“各乡镇一月一报、县委组织部一月一督查”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回检查,通过走访、查看手册、座谈等形式,掌握了解各示范终端站点创建情况、开展学用座谈及学习效果等情况,对学用工作不正常的、创建工作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提醒,确保示范终端站点创建活动各项“规定动作”真正落到实处。
优服务促学用。严格按照“周学习日”制度和“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目标,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认真填写集中学习、个性学习、考勤、学习需求记录,并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要求、年龄层次、文化结构,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生产生活规律,精心挑选学习内容,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全县104个终端站点在全部清除零点击率的基础上,保证了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每次党员参学率不低于80%的目标。力角镇力角村以“远教+科技服务+协会合作+党员带头”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以闫虎为首的力角镇农民石榴研究协会,以孙朝文为首的力角镇佳泓生猪养殖场等协会组织,村党总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为种养协会会员搭建“服务课堂”,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远程教育与协会合作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今年以来,力角村总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共培训党员群众500多人次,培养出60多名技术骨干,200多党员群众走上种养致富之路;乔甸镇海稍村通过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科技种养课件,让广大群众学到了更多的种养技术。目前,海稍村已发展核桃种植面积780亩,葡萄920亩,规模养殖专业户6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80元;金牛镇李相社区李光鲜户通过学习远程教育,在自家3亩农田里种植了韭菜、白菜、茴香、菠菜、豌豆等一些常规蔬菜和引进新品种血皮菜,一年下来每亩蔬菜产值都在3万元以上。她致富不忘众乡亲,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同村及周边村的群众,如今社区蔬菜种植户已达200多户500多亩,逐渐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