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 示范带动 发挥效应 着力提升远程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22 10:09:02
——洱源县在大理州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示范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洱源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示范站点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和各兄弟县市远教战线上的同行作交流,重在抛砖引玉,敬请批评指正。
洱源县下辖6镇3乡,有90个行政村和社区,目前共建有100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其中电信模式78个,卫星模式22个,每个站点均按A—B角配备了2名站点管理员。在全县9个乡级和90个村级站点中,我们确定了基础条件较好、场所建设规范、硬件设施齐全、党建工作成绩明显的右所镇右所村、茈碧湖镇玉湖社区、三营镇永胜村三个远教终端站点为示范站点建设。通过示范创建,三个示范点的“建、管、学、用”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在提升了自身基层党建整体上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全县其他终端站点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服务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整合资源,建管并重,确保站点建设上水平
在示范终端站点的建设上,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质量运用”的要求,着眼于远程教育的长期性和学用的实效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远程教育硬件建设。
一是严格准入条件。在选择示范点建设对象时,我们把播放场所、远教辐射面、工作机制、实际效用等软硬件因素是否过硬作为首选条件。明确了“四个一”要求,即:有一处设施齐全的播放场所、有一套运行正常的接收设备、有一名专兼职管理操作人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力求在示范站点对象的选择上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为打造远教站点示范品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二是高标准打造提升。确定示范点后,通过村级投入一点,县乡支持一点的方式,加大示范点建设资金投入,配齐了桌椅、大屏幕电视、影碟机、电脑、音响等设备;选优训强站点管理员,将素质较好、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熟悉电脑的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明确为站点管理员,实行A—B角管理,每年对站点管理员进行一次集中轮训,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站点管理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管理员工作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和学习收看制度,对站点开机学习进度进行每半月一督促,每月一通报,实现了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
二、注重实效,学用结合,确保远教效用最大化
坚持学用结合,创新机制,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组织落实,着力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一是积极拓宽远教工作覆盖面。为远程教育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实际效用,把单一的党员教育学习拓展到全民教育,鼓励和支持青年、妇女、退役军人等开展学习收看活动,我们一方面加强宣传,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在示范站点举办红色电影大家谈、远程教育与增收致富等各种互动交流,让党员群众对远程教育感兴趣,了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丰富实用、学习方式随点随播、教学课件可反复观看等独特优势,使远程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培养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并已从中受益的学用典型,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示范站点参观学习,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用成果提高大家的认识,让党员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远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作用。另外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通过采用“菜单式”、“点播式”等灵活的教育形式,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学什么,群众对什么感兴趣学什么。比如三营镇永胜村烤烟种植是该村支柱产业,广大农民群众对烤烟种植方面的技术类课件感兴趣,我们就搜寻下载了一些烤烟种植方面的课件,同时还邀请了县烟草公司和县农业局的专家到永胜村授课,结合教学课件给参学人员解惑释疑,并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二是切实加大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力度。为进一步挖掘身边典型,开发制作本土课件资源,我们积极整合资源,加强与大理电视台、洱源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开发制作了《铁骨铮铮践誓言》、《努力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等教学课件。今年以来,我们制作上报了《一路有你》等4部党建专题片,并积极协助州委组织部远教办拍摄了《和你在一起》以及全国最美村官候选人杜良先进事迹专题片《冲不垮的村支书》,今年预计还要再向州委组织部上报两部党建专题片。为发挥本土教学课件资源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洱源电视台开办了《洱源党建》栏目,及时将自办的教学课件放到电视平台,面向全县播放。同时还将自制课件拿到远程教育终端示范点,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收看和学习讨论,切实增强了自制课件的影响力。
三是不断提升远教工作实效性。在提升远程教育实际效用上,我们一方面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努力突破传统的点击式、灌输式教学,采取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首先,抓住重要节点、政治热点、农闲时点重点安排了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其次,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实行分类集中教学,通过对参学群体进行划分,抓住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分时段安排专门教学课件,把农民朋友真正想了解、想学习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另一方面把村组党员干部作为远程教育的“领头人”,由村组党员干部“领”学,致富带头人“导”学,把远程教育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实现致富创业的重要途径,努力做到“学习一技、致富一家、带富一片”。
四是努力注入远教工作新活力。为进一步挖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潜力,延伸远教工作覆盖面,我们在远教终端示范点率先实施了农村基层网络党建项目,并逐步推开到所有远教站点,为全县9个镇乡和90个村(社区)党总支各配备了一台台式电脑、一台打印机,并开通了互联网,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之间方便快捷的政令传输、反馈渠道,搭建了远教工作新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远程教育课件更新不及时、内容单一等不足,最大化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部分山区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党员难集中,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