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点 完善机制 突出示范 点面综合统筹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水平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22 10:08:00
——巍山县在大理州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示范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巍山县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建设情况作个简要汇报,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巍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古国的故都、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彝族打歌之乡和中国名小吃之乡。全县国土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4镇6乡4个社区79个行政村1337个村(居)民小组,2012年末,总人口31.4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7万。全县设10个乡镇党委、3个县级部门党委、4个县直属党工委,有97个党总支部1156个党支部596个党小组,党员12241名,其中农村党员7242人。2007年以来,全县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95个,其中“电信模式”60个、“卫星模式”35个。
工作中,巍山县始终把远程教育放在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的重要位置,作为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员培训、普及科技知识、教育农民群众的有效抓手,在全面抓好95个站点“管学用”工作的基础上,坚持科学选点、统筹布局,精心选择20个示范站点,按照抓重点、重点抓、抓示范、示范抓的思路,通过强化选设站点、硬件配置、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和学用示范,做到抓点连线、联线促面,整体提升我县远程教育的“建管学用”水平。
一、强化选设站点,突出示范特性。为了突出“示范”的特点,巍山县贯彻坚持标准、统筹结合的思路抓示范点的确定。一是坚持硬件高端不降低。按照“有一个标准的活动场所、有一间宽敞的党员活动室、有一套完备的远程设备”的标准来选择示范站点村。二是严格软件齐备不放松。示范站点村必须“有一个务实的领导班子、一个称职的管理人员、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三是突出优选观点不偏离。在硬、软件两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基础上,综合站点分类定级结果、日常点播记录和站点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情况,优选出20个示范站点。这20个点中,电信14个、卫星6个,乡镇1个、社区2个、村17个,坝区11个、山区9个。
二、强化硬件配置,做到适当超前。示范站点选定后,巍山县注重抓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完善的机遇来强化站点的硬件配置。一是依托新建完善。结合2012年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的契机,群力、东外、北街、日昇街社区4个站点党组织投入540万元进行了活动场所建设,新建办公用房900多平方米、改造850平方米,分别建成4个12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日昇街社区购买了1组电子显示屏。二是借助改造提升。结合古城、大仓、大箐、白池等8个村改造、绿化、亮化活动场所的机遇,重新改造、布置党员活动室,配置了高标准桌椅、电视机、DVD等办公设备。三是加大县级扶持。县委组织部用年度远程教育工作经费为4个社区及2个村配备了6台56寸液晶屏电视机和2个远程教育机柜。
三、强化组织领导,做到严格要求。巍山县把“人”的因素作为关键,重点在加强领导上下工夫。一是书记主导抓。逐级健全“党组织书记抓总、大学生村官管理、其它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落实机制。20个示范站点中,有10个村由大学生村官担任管理员、6个村由村党总支书记直接担任管理员、4个村由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的村副书记或文书担任管理员。二是县级挂钩抓。将20个示范站点分配给县远程办、组织股的4名同志挂钩,在每季度的随机调研中重点就示范站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督促、指导和“心与心、手把手”的教授、培训。三是培训提能抓。在县级开展年度远程教育工作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县远程办下乡送训、示范站点管理员乡镇集训、短期半天顶岗培训等方式,加强站点管理员实践操作,使管理员人人熟悉设备、会用设备、会判断和排除简单故障,确保工作有人抓、设备管得好、学习经常化。
四、强化机制完善,做到管长远。突出“示范”二字,努力在建机制、管长远上花心思、勤谋划、下功夫。一是完善日常管理责任到人机制。针对故障排查不及时、点播学习不积极等问题,明确由大学生村官与村(社区)党总支书记AB角工作制度,两人均“一岗双责”,杜绝职责不明晰、推诿扯皮的问题。二是完善故障排查上下联动机制。加强站点管理、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站点发生设备故障时,村第一时间报告乡镇,乡镇报告县远程办。3天内由乡镇协调电信技术人员解决,无法解决的,5天内由县远程办会同相关人员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三是完善点播情况通报扣分机制。在每月95个站点“零点击”通报的基础上,专项通报20个示范站点的工作情况,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同一站点连续被通报2次且无整改,取消示范称号及乡镇党委、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的年度推优评优资格。
五、强化学用示范,做到促发展。强化指导,努力在课件点播数量、学习人数和时长、学用转化和示范户致富情况上体现示范站点建设成果。一是健全公示约学。设立节目信息“公示榜”,在公示栏公示农林、科技、致富信息等内容;建立《约学卡》,发放至村民小组,由5名以上党员群众联名定时约学。二是创新需求约学。在“公示榜”上设立节目需求约学意见栏,由群众写明需求意见和约学时间、村管理员安排合适课件和定时播放,最大限度方便党员群众。同时,设立《意见建议留言册》、建立“村组党员干部兼任远教节目信息员”制度等,将节目资源利用到最大化。三是整合基地实践。由于20个示范站点覆盖了县内马鞍山红雪梨、紫金万亩核桃、青华五星茶叶、大仓奶水牛、南诏河西无公害蔬菜、和平村葡萄以及巍宝山乡大箐“冬桃—绿壳蛋鸡”立体养殖等7个党员教育实践培训基地所在村,使得学习后党员、群众能能够立即到相关基地实践和请教“土专家”,提升实践能力。开展示范站点建设以来,我县先后涌现了河西无公害和特色蔬菜种植能手武秉寿、大箐“冬桃—绿壳蛋鸡”立体养殖能手余学军、北桥“养牛大王”苏兴荣、永和绿植花卉大户马柏康、三胜红雪梨大户郭彩会、张树花等一大批致富党员和“土专家”。今年以来,全县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培训1850期,受训党员、群众22410人次。在示范站点的引领下,全县培树了一批在农业种植、养殖、林果栽培、农产品加工经营、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目前,全县在册学用示范户达453户,实现了村村有典型、寨寨有能手的目标。
巍山县示范站点建设工作还存在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工作开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和薄弱之处。下步工作中,巍山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抓好示范、推动整体,多点开花、全面“结果”,整体提升全县远程教育工作“建管学用”工作水平,为建设美丽幸福宜居新巍山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