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那些永不消逝的味道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鹤庆县 发布人:鹤庆县 作者:张炳全 发布时间:2014-03-14 13:49:56
记忆里,那些永不消逝的味道
走过了三十几个春秋,我遗失了越来越多的记忆,唯有舌尖上的这些记忆是不曾消逝的……
猪肝鲊
记忆里儿时的家庭生活非常贫困,总盼望着冬天的到来,冬天来了,离杀年猪的日子就不远了。杀年猪了,我们小孩就可以好好地解解馋了。
杀年猪了,做猪肝鲊的最好时机也到了。
这是一道佐餐的鹤庆地方特色食品。先把猪肝、猪肚、猪肠子等内脏洗净切碎,将猪上的排骨,剁成寸骨,再加上粗磨的辣椒面、花椒、八角、草果、生姜片和浓盐等佐料腌制在一起,封存到瓦缸里。腌制到七八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吃了。腌制成熟的猪肝鲊,颜色鲜红,汁液成辣,鲜味香浓。取一小碗放在甑子上蒸熟,一层红油飘然而出,一阵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呢!用筷子挑一点尝尝,咸、辣、香,好一碟开胃的菜!也可以作调料,可以煮鱼吃,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放进一点猪肝鲊,炒、炸、蒸、煮都是香气袭人,辣香四溢,真是滇西一绝。
虽是一道佐餐食品,却是我们儿时饭桌上的主打菜。猪肝鲊拌饭吃,是我们儿时那贫困年代的美味佳肴。任凭岁月怎么流逝,任凭我们生活何等富足,它都无法带走我们儿时这些香辣的记忆。
米糕
盼了杀猪,又盼过年。到了过年,又可以吃上让我们这些“小馋狗”垂涎三尺的米糕了。
鹤庆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碾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高1.5寸许,厚0.5寸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即可食用。水糕,是糕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再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再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
米糕,是我们儿时过节招待嘉宾贵客的上等食品。而过年吃糕的习俗,又有祈愿家人和亲朋好友“年年高升”的意思。
如今,生活富裕了,年也过得奢华了,米糕更是可以随时吃到。但是,儿时关于米糕的甜蜜记忆却是挥之不去的。
鸡豌豆凉粉
年一过,我们又急不可耐地等着正月十五的到来。
正月十五到了,一年一度的天子庙会又来了。我们小伙伴们相互邀约,一起来到大龙潭边,在树林里,或到山上或在天子洞中疯玩上一阵。等到肚子饿得直叫,我们就径直跑到会场里那些简易的凉粉摊前,买上一碗鸡豌豆凉粉,既解谗,也解渴,还解饥……再冲到大龙潭边上,掬上几捧清冷的龙潭水来喝,那痛快劲,怎一个爽字了得!
鸡豌豆顾名思义,就是那豌豆的大小和鸡的眼睛大小差不多,所以也叫鸡眼豆,只能种在沙地里或土地比较贫瘠的荒坡上,产量很低。
做鸡豌豆凉粉的工序,头天晚上,用本地龙潭或井里清冷的天然矿泉水浸泡那鸡豌豆一夜,到第二天,鸡鸣时,便起来,用手推小石磨,慢慢地把它磨成鸡豌豆浆,再用一口大铁锅,烧一大锅水。等水沸腾,再把鸡豌豆浆,倒入大铁锅里一搅,不用添加任何佐料。冷却后,颜色便成了嫩嫩的绿黄色,这就可以“上市”了。那天然的嫩绿黄色,娇嫩得让人不敢触碰它。这样娇嫩的东西,就是不吃,看着也会食欲大增呀!时过境迁,鸡豌豆凉粉的酸香味道,却常留唇边。
树头菜炒火腿
树头菜是大理州漾濞、永平、云龙、鹤庆等县山区出产的一种野生菜。形状似香椿,是一种刺藤乔木的伞状嫩尖,肥大鲜嫩,一般多在春季采摘食用。树头菜炒火腿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首先将树头菜用沸水浸烫,去其苦汁,漂洗切碎后,加火腿、鸡蛋混炒即可食用,其味鲜香,略带苦涩,有清热解毒的保健作用。
辣、甜、酸、苦,鹤庆的这些小美食,又何尝不是一道文化大餐呢!
儿时的生活,是在一个“盼”字中渐渐长大的。儿时的许多记忆,也已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悄然地与我们渐行渐远。唯有在那贫困岁月里留在舌尖上的这些记忆,虽薄如轻烟,却挥之不去,令我魂萦梦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