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应怎样“谢师”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朱 册 发布时间:2014-07-22 08:25:16
近些年来各地风行的“谢师宴”、“升学宴”,今年面临着严格的“红灯”。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都发布了一纸“禁令”,禁止教师和党员、干部参加或操办“谢师宴”“升学宴”。这不能不让人们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样“谢师”。
什么事都有个“度”,过“度”了,就会异化了,走向了反面。正如公款招待,过了“度”,就异化为腐败性质的公款吃喝,当在反“四风”之列。事实上,如今的一些“谢师宴”“升学宴”确实过“度”了、变味了,异化为请客送礼、敛财收礼、拉关系等不正之风,且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商家或部分人敛财的途径,助长了攀比之风,异化了师生关系,成了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经济负担。从这个角度看,对“谢师宴”“升学宴”发布禁令,确有必要,也算是矫枉过正吧。
然而,中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金榜题名之际,绝大多数学子及其家长都会感念恩师的栽培,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感谢,也是在情理之中。因而,“谢师”还是应当有的,不宜把所有的“谢师”形式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都与不正之风画等号。
有关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发布的“禁令”应当具体分析,作出操作性强的细则规定。如正当的“谢师宴”与具有不正之风性质的“谢师宴”有何区别?“度”在哪里?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既表达了“谢师”之情,又抵制了不正之风。千万别在反不正之风的同时,把尊师重教的传统扔了。
其实,我想:表达“谢师”之情,除了“谢师宴”,还有许多选项,如摄影摄像留念等时尚的文化形式,或者是在一起开展一些活动等等,这些也是可以提倡的。
总之,我们在反对不正之风的同时,应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风气,这既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也是当今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