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失误当成一面镜子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李建勇 王正明 发布时间:2014-04-24 10:54:54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把转变作风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摆在首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在党员干部纷纷以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形象为镜子的同时,笔者认为,党员干部还应善于总结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和教训,把曾经的失误当成一面镜子,照出“醒悟”,使自己“借梯上楼”。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的党员干部有的记取自己的教训多,记取别人的教训少,结果往往重蹈别人的覆辙;有的党员干部则对重大失误能记取教训,而对那些影响范围小、自认为“不足挂齿”的小失误常常被忽视,甚至来一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剖析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不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原因有三: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怕总结教训被认为是“无能”,怕讲问题丢失“面子”,怕谈缺点影响“政绩”。二是工作作风不深入。有的领导干部碰到问题矛盾就“甩手”,喜欢把责任推给他人,把失误归于“集体”决策。有的领导干部把精力放在“找”成绩、“编”经验上,导致问题得不到正确有效的解决,影响了单位的稳定发展。三是指导思想不端正。有的党员干部听喜不听忧,对下级暴露的问题一味指责批评,不愿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不善于总结和吸取教训。
失误虽然不“光彩”,它是教训、损失、坎坷,但同时也是动力、财富,因为有失误、教训,头脑才能更清醒。所以,不仅要记取自己的失误和教训,别人的教训也同样应该积极吸取,这样才能从失误中查看自己的漏洞和不足、照出“毛病”。党员干部只有把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当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思想言行,正确把握自己、认识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使自己“借梯上楼”,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