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秘书腐败”建立“绿色”权力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凌慧 杨金华 发布时间:2014-05-19 08:09:08
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当前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加强国家权力 “绿色化”运行,建设“有机”权力运行机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努力方向。有机,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连,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国家权力的“绿色化”“有机化”,是对权力的廉洁性、战斗力、生命力的综合努力目标和具体实践要求。
近期,秘书腐败的案例又频频跃入群众视野,“河北第一秘”李真,“上海第一秘”秦裕,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四川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永祥等,一件件鲜活的案例,再次敲响了秘书腐败的警钟。抵御风险,拒腐防变,防止秘书腐败之风蔓延,是党和国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紧抓党的作风建设的又一关节点。
习近平在1990年3月与地县秘书交谈时曾发表过以秘书工作为主题的讲话,要求秘书:“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结合时下多省、市掀起的取消专职秘书的规定,党政机关专职秘书的设置,违规配置专职秘书的行为,需要进行严格排查,防止因权力界定不清晰带来的秘书腐败现象,给党的形象蒙羞,给党的队伍造成负面影响,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专职秘书的配备,一方面给权力寻租带来了可趁之机,另一方面,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不利于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洁制度建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权力大包大揽。省部级以上领导过去权力“一揽子”的行为,不放弃、政务繁多,需要有专职秘书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而现在中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倡简政放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员领导干部在当今制度下,规范办事程序,明确分工、细化责任人,促进党政机关权力运行的科学化、制度化设计,领导负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职工负责具体实施,推进发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才能促进当前权力的“绿色、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