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吃过的鹤庆下酒菜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鹤庆县 发布人:鹤庆县 作者:杨宝贵 发布时间:2014-05-04 08:48:26
在无酒不成席的鹤庆,几乎每一桌酒席上都会摆放有一两道具有鹤庆地方特色的下酒菜,那些下酒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也算不上主打菜肴,但在酒席上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鹤庆当地有“没有下酒菜的酒席算不上酒席”这样的说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这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几道鹤庆下酒菜吧!
蚕米
蚕米又称蚕蛹,蚕米是鹤庆人的叫法,是鹤庆草海、金墩、松桂、六合等养蚕地区饭桌上十分常见的一道下酒菜。
蚕米要油炸出来才好吃,油炸蚕米是这样做出来的:把新鲜蚕米洗净后,用清水在锅里煮熟,待蚕米冷却后,用剪刀把蚕米剪成两半,剔除中间的硬芯,再加上适量的盐、鸡精拌匀。然后起油锅,待油到五成热时,下入蚕米,用小火慢炸,炸至蚕米微黄时捞出控油,锅内留少量底油,用小火炒花椒,把花椒推到一边,继续用小火炒葱、姜、蒜末,至葱、蒜末水分炸出,推到一侧,下入红椒,待红椒炒出香味时,添加炸好的蚕米,中火慢炸约2分钟至锅内油干,就可以出锅食用了。
炒蚕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具有健身强腰壮肾的功效,在鹤庆有三个蚕米顶一个鸡蛋蛋白质含量的说法。
生皮
生皮即生猪肉,白族语又称黑格,是大理、洱源、鹤庆一带人们逢年过节时必吃的一道特色下酒菜。下面我介绍的是鹤庆黄坪地区的生皮。
黄坪生皮的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所选猪肉一般都是自家用粮食、蔬菜喂养的肥猪肉。把猪杀死后,一般都用谷草或喷灯(一种喷火器)把猪毛烧掉,然后用热水洗尽。上好的生皮以猪后腿肉、里脊肉、腰脊肉为佳,切生皮的菜刀要锋利,刀法也很讲究,生皮要切得细而不碎,皮和肉要分开切,分开放。
生皮切好后,就是制作蘸水了。蘸水主要以地道的梅子老醋、花椒粉、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白糖、白酒、盐巴、酱为原料。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蘸过蘸水的生皮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具有的那股腥味,感受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黄坪生皮一般逢年过节或杀年猪时才能吃到。现在,黄坪人吃生皮都很小心,为避免猪旋毛虫、猪脑蠰虫等病菌感染,人们都喜欢把切好的生皮在热锅里煸炒到半熟再吃,吃的时候还会喝一点白酒,以起到消毒杀菌的功效。
蚂蚱
三个蚂蚱一盘菜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这一怪也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黄坪当地人常吃的一道下酒菜。每到夏秋两季,成千上万的蚂蚱就会倾巢出动,飞进水稻田里、甘蔗田里危害庄稼。这个季节,一些有心的黄坪人便会把蚂蚱做成下酒菜,成为酒席上一道香味可口的佳肴。
黄昏以后,蚂蚱们停止了活动,开始栖息在庄稼上过夜,这段时间是捉蚂蚱的最好时机。这时,只要拿一只布袋,打一把手电筒,就可以去稻田边、甘蔗田边捉蚂蚱了。由于白天吃饱了,到晚上蚂蚱一般都会安静的休息,即使手电筒光照到身上它们也不会飞走,你只要用手轻轻去捉就行了,如果找到蚂蚱聚集栖息点的话,一会儿就能捉到够吃一顿的蚂蚱了。
捉回蚂蚱后,就开始做蚂蚱下酒菜了。首先在菜盆里用热水把蚂蚱烫死,然后剔除蚂蚱翅膀,挤出肠便,再把蚂蚱放进锅里用小火慢慢煸炒,待蚂蚱煸炒到金黄色时捞出。接下来开始热油,待油到五成热时,把炒黄的蚂蚱放进油锅里再用小火慢慢煸炒,期间撒上适量的盐。当油锅里的蚂蚱颜色变深,飘出香味时,便可以起锅食用了。
除了蚕米、生皮、蚂蚱这三道传统的下酒菜以外,鹤庆人酒席上常见的下酒菜还有花生米、牛干巴、鸡枞、乳扇、水蜻蜓、野马蜂、竹节虫等等。无论哪一道下酒菜,只要摆上酒席,都会赢得食客们的亲睐。因为,鹤庆下酒菜是酒席上最送酒的美味,是酒友们最爱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