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官位”更要有“官德”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雷 波 发布时间:2015-04-29 14:41:06
转变作风关键是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思想作风转变了,其他作风自然会逐步好转。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这一篇短论中谈道: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
当官没有“官德”,干部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这是“官本位”意识在作祟。当前,少数党员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导致“官位”意识严重,无“官德”干部增多,这也是导致部分干部作风不正的根源之一。无“官位”者为谋“官位”,贿赂当权者,必扬起不正之风,导致腐败。居“官位”者若过于看重“官位”,则会围绕保“官位”、升“官位”而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不惜牺牲群众利益。
如何对待“官位”,如何对待百姓,充分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官品、官德和为官的境界。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这是居“官位”者应行的“官为”,更是为官者应具备的官品和官德。为官者唯有居“官位”,行“官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无愧于民”,才是为官的最高境界。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封建社会有志官吏对“官位”意识的正确态度。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受党之培养,人民之养育,更应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官位”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官品、官德,争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