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要成为领导干部标配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马 涛 发布时间:2015-04-13 11:20: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须具有的“标准配备”。
“三严三实”是立身之本。“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是许多腐败官员惯用的推脱之词,把贪污腐败归因于外界环境的干扰。领导干部掌握着公权力,周围充满着各种诱惑、算计、讨好,一朝不慎便可能被拉下水。如果领导干部厉行“三严三实”,做到为官做事如履薄冰,洁身自好,廉洁自律,筑牢思想和行为上的防线,又何愁立身不稳。
“三严三实”是为政之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本是领导干部的天职。然而,不少干部勤于媚上荒于政,谋事、创业、做人不实,工作中对群众缺乏真感情,弄虚作假,搞一些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花拳绣腿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献礼工程”,华而不实的“官赏工程”,终为人所不齿。“大人不华,君子务实”,领导干部只有时时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多点真诚,少些做作,多点原生态,少点精包装,做到口言之、身行之,实事求是为民谋福祉,才不负手中权力,才经得起群众评判。
“三严三实”是民心所向。“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说的是正因为岳飞、于谦的千古浩气为西湖增添了一笔悲壮,人们才如此看重西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敬仰身清气正、为民请命的官吏,把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寄托在他们身上。在社会加速转型、全民追逐“中国梦”的当下,这种愿望越发强烈。“三严三实”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共鸣,为领导干部之所需、民心之所向。所以,领导干部只有以“三严三实”为标尺,砥砺而行才能造福于民,为民众认可,才能走得端、走得正、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