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杨中兴 发布时间:2014-01-13 13:26:05
一个人对知识的渴求,只有一向生活学习,二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人生有限,图书无数。我的感受是既做不到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做不到苏东坡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的读书态度是“读书不在多而在通”。读书能够发现问题更好。
比如读唐诗三百首,我是又读又背又默写。这样的解读方式方法,自然能加深理解,熟读深思之后我会发现有些唐诗三百首注释因版本不同而不同。有的版本甚至注释错误。比如唐诗中杜甫的《兵车行》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有的版本注“青海”即今青海省之青海。我认为不对。“青海”应指云南大理之洱海。指的是天宝战争的无道及人民深受的灾难。我把这个发现写成短文寄给《人民日报》,想不到当时的总编邓拓先生看了之后,亲笔回信给我表扬和肯定。那是1968年,我才30多岁。
我读《唐诗三百首详析》还发现一些版本(如远方出版社)注释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把“桂花”注释为月亮的光华。这也是错的,“桂花”就是“桂花”,把“桂花落”讲成“月亮的光华洒落”是一种误读。还有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也误读了节妇。节妇对夫君是忠诚的。诗作者张籍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是看不起李师道的。我把这个发现写成短文寄给北大中文系教授苏培成,得到他的首肯,并表扬我读书不人云亦云。
读书使人头脑充实,写作则使人知识精确。我还认为有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边是说读书读完后不妨用心想一想为什么,怎么样,若能提出疑问,发现问题更好。读书是在别人思想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才叫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