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群众“好声音”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赵春祺 发布时间:2014-03-13 09:01:05
伯牙善鼓,子期善听,终成知音。领导干部善听民音,鱼水之情才能更深。
当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动员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很显然,在活动中,听清楚听明白群众说了什么这点很重要。而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想听、不善听、不会听群众话语的情况还存在,亟需学好“善听”这门学问。
用心善听疾苦之声。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要消除这种隔阂,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走出机关,深入到群众中间去,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换位思考,心连心、手拉手,使群众真正放下心中的畏惧,才能毫无顾忌地说出心中的疾苦,干部才能听到“真声音”。当然,听不是走过场,不是左耳进右耳出,听的目的是要行,要把群众的疾苦之声作为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只有用心灵倾听疾苦之声,用行动走进群众之中,用责任切实解决群众之忧,才能取信于民。
用行善听逆耳之言。逆耳之声饱含殷殷之意、拳拳之心,群众有逆耳之声,说明对领导干部有期望,对美好生活有期待。领导干部要牢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不管群众的批评是顺耳还是逆耳,是顺心还是逆心,都要作为良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接受批评中完善自我。听不进群众的逆耳之声,就意味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错误,认识不到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意识不到离人民群众期望的距离,就会一意孤行,盲目决策,与群众越走越远。
用智善听赞美之弦。坚持用心问政于民、用情问需于民、用行问计于民,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使他们感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就会赢得更多的美誉。但这样的声音可以听听,却不能沾沾自喜,而要把这种声音当作鞭策和鼓励,作为新的起点,更加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为群众服务,赢得群众更多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