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无小事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赵春祺 发布时间:2014-07-07 08:44:19
帮领导拎拎包、打打伞、开开车门、写写材料,这些日常小事是秘书和司机经常做的,领导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服侍”,工作人员也认为是职责所在,殊不知,这样的场景,群众看在眼里,就会凉在心上。
一些领导的这种被“服侍”思维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官架子、官气的思想在作祟,总觉得自己当官不容易,摆出点官架子、工作人员服务周到点、自己再指手画脚几下,才像个当官的样,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一些工作人员把服务对象颠倒了,眼睛一心往上看,只服务领导,不服务群众,久而久之也就“惯坏”了领导。民间有句谚语“眼睛瞎是从进一粒沙子开始的”,说的就是如果不注重细节,就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作风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生活小节、工作细节、思想枝节、行为末节上,既上不了纲,也上不了线。也正因为作风的这一特点,在很多时候,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它,认为都是些小事,无关痛痒,无妨大碍,更有一些人甚至对它不屑一顾。但是如果不注重细节,不能从思想上彻底摆脱官僚主义,那么作风建设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可。
细节连着人民群众,马虎不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就三番五次强调对照检查材料由领导亲自撰写,可见,领导亲自动笔有多难。小事不小,作风事大,党的严谨作风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身上,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从事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既要抓大,更不能放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领导干部不妨多些行为上的“亲自”,少些口头上的“亲自”,祛除官本位思想,多到基层走、多听群众心声,还原公仆身份,以亲民之心、爱民之实、帮民之举,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