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手镯情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鹤庆县 发布人:鹤庆县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28 08:12:49
两代人的手镯情
○韩海娥
10月4日,在新华村,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石寨子广场斜对面的百岁祥银商店,前来购买银器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剑川县的杨医生一家人正在挑选做工精良的银酒杯和银手镯。杨医生伸出手臂指着自己佩戴的银手镯说:“我的这只手镯20年前就在鹤庆购买的,那时我女儿才3岁。现在女儿已经20几岁了,在德宏工作。这次放假我们一家4人特意来新华,带我女儿来买几只银手镯,女儿要带回德宏送给朋友做礼物。”杨医生的女儿挑选的那只手镯稍微大了一些,百岁祥银的店主杨云飞热心地帮她巧妙地修改了接头处的装饰。杨医生一家非常满意,女儿拿着手机,拍下了店主修改加工手镯的过程。经过修改和打磨清洗的手镯熠熠生辉,戴上正合适。女儿戴上手镯,高兴得忘了付钱,说:“太漂亮了,就戴这只,走吧。”她的父母家人全都哈哈大笑,提醒她快称称有几克重,再付钱,然后由杨云飞的妻子张灯兰用精美的盒子包装好。
在宏记银器商场,来自红河州的李女士花了800多元购买了几只银手镯。她说:“前天我已经来买了1000多元的银饰品,回家后越看越喜欢,价格也不贵,今天再来帮个旧的朋友买几只银手镯。大家都喜欢戴一两只银手镯,既可以避邪,又有女人味,还有纪念意义,一举几得。”
有许多昆明来的游客在不同的商店购买银器。有的给婆婆和母亲买了同样的银耳环,有的给老父亲买银烟斗和打火机,有的给儿子买了百岁锁。有位漂亮的女士给自己和小女儿各买了一只银手镯,然后母亲的左手和女儿的右手亲密地靠在一起,母亲拿出手机拍下了母女俩戴着精美手镯的美丽画面。来到新华村,不论是谁,总有几款千锤百炼独具匠心的银饰品,可以为你传情达意。
在新华村,除了旅行社带来的团队之外,还有许多省内外的自驾游散客。扶老携幼,两代人或三代人驾着私家车,没有交通拥堵的闹心,没有旅店爆满的焦虑。看一看优美的田园风光,品一品地道的农家饭菜,逛一逛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场,听一听叮叮当当小锤敲打的天籁之音,买三五件中意的旅游产品,让城市的喧嚣暂时远离,让疲惫的心灵得以安放,让愧疚的亲情得以弥补,让美好的梦想得以放飞,让情感的河流像石寨子的水一样清澈地流淌。
鹤庆银器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新华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地艺人用纯银为主料,以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制成壶、九龙杯、鹤阳八景酒具、手镯、戒指、项链、耳环等工艺品。产品远销各省市以及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新华村有902户从事银器制作,占全村总户数的79%。民族民间工艺产业从副业发展转变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日俱增的主业,形成“一户一品,前店后坊”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全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2户,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13户,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有211户,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万多元。
今年8月份,鹤庆银饰锻制技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实现了鹤庆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零的突破,让鹤庆银饰品更加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