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敢担当的带头人——记全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罗成韩
作者:杨福军 发布时间:2015/10/19 10:08:31
金秋,永平县北斗乡新村,硕果累累的核桃林间,道路宽敞干净、太阳能路灯鳞次栉比、一幢幢大白瓦房整齐划一,“这都是罗支书给大家做的好事。”56岁的村民颜树张说。
颜树张口中的罗支书,就是有着20年党龄、2015年荣获“全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的村党总支书记罗成韩。1999年罗成韩担任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用脑子生点子,变点子为行动,改善村里落后面貌,被村民称为“有想法、敢担当的带头人”。
逢山开路,村民出行不再难
新村四面环山,地势高低起伏,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出行很不方便,村民怨气重。
上任伊始,罗成韩就把修路作为当务之急。挨家挨户走访群众,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县乡财政补助一点、群众一事一议筹一点”的办法,累计筹集资金3千多万元,带头用挖掘机三下五除二铲掉自家核桃树,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并以“零赔付”的结果,建成了宽5.5米、长4.5公里的进村大道和9个村民小组28.6公里弹石路,5个村民小组7.9公里水泥路。
“现在全村11个小组都通了公路。公路直接来到家门口,太好了,大人、小孩闭着眼睛走路都不会摔倒。”构皮园村民小组刘朝红笑眯眯地说。
树当菜种,七成村民有了私家车
如何让群众有奔头,是罗成韩在新村烧的第二把火。“山还是那座山,可是它的名字叫‘我的山’。林还是那片林,那是‘我的林’。我要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林改给了我金山银山,荣华富贵怎能把你忘。”这是新村林农韩成8年前自编自唱的一首山歌。如今,这首山歌成为新村“村歌”。
林改后,罗成韩因势利导,带领群众以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塘、挑一株优质苗、施一担农家肥、浇一担定根水、盖一块地膜、安放一个防护笼、建一口核桃水窖、搞好一次修剪整形、抓好一次统防统治“十个一”为标准,一鼓作气把核桃产业发展到14500亩,全村70﹪的农户有了私家车,新村由此被全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
移风易俗,不达目的不罢休
怎样“科学理财、文明生活”,把钱用在正道上?这是罗成韩治村理事的第三把火。
正当他为破除“盖点牛圈都要办客”等陈规陋习一筹莫展时,一户双残家庭为儿子举办“升学宴”倒贴4千元的事让他找到办法。在第二天的党员大会上,他一手拿着记礼簿,一手拿着买菜单,非得让每个党员为“买菜二万一,收礼一万七”的“升学宴”,说出个所以然不可。在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面前,58名党员像竹筒倒豆子一样,痛痛快快地说出了村民打肿脸充胖子,办理升学宴、搬家客、生日做寿等12种客事的苦衷和不安。
经村党总支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新村村规民约》通过党员结对农户方式,成为村民守则。对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村民,罗成韩逐家逐户讲村规、讲民约、讲情理。大麦地小组长因“总监”不到位,导致“组民”操办红事超过8个菜,罗成韩在支部大会公开点名道姓批评他;新房子一村民为庆贺牛圈完工请客吃饭,罗成韩闻讯在路上当起“守门员”,让前去做客的党员及亲属“统统原路返回”……
如今,全村除了红事和白事外,其他10种客事早已销声匿迹。
19年村官,生命中最好的日子
当这个村党总支书记划不划算?亏不亏本?面对这个基层干部热议的话题,罗成韩抱着“全国绿色小康村”的奖牌很有底气地说,“我当了19年村干部。19年里,‘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名堂’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党和人民给了我干事的机会,我在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事中,又成长为‘全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些东西难道能用划不划算、亏不亏本来衡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