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多措并举,做活“引才”文章
作者:人才科 发布时间:2015/12/29 17:35:33
大理州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实践中,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统筹兼顾外来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今年9月专门制定出台《大理州人才引进办法(试行)》,通过采取畅通渠道、简化程序、改善待遇和强化服务等措施,着力破解人才引进的“瓶颈”问题,聚集优秀人才为大理州改革发展服务,做活“引才”文章。截至目前,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大理州已成功引进1名留学韩国的骨关节外科医学博士,2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全州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2名院士、12名专家,建立2个院士工作站、3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和9个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共邀请13名博士后到11家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一是在引才程序、方式和渠道上突出“活”。结合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行“一事一议”的人才引进政策,采取调动、录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等方式,将“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并围绕全州产业发展需求,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推行“项目+人才”的引才方式,同时积极探索聘任制公务员引才,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中介积极引才。
二是在人才待遇奖励上突出“优”。引进到大理州工作的人才,可实行年薪制,根据认定层次每年给予第一层次人才30万元、第二次层次人才15万元、第三层次人才10万元年薪补助,工作满3年后,按评定层次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并可享受职称评定、人才奖励荣誉等方面的特殊政策。针对柔性引进的人才,根据工作实绩,可根据评定等次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和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是在人才服务保障上突出“好”。引进的人才享受配偶随迁、子女入学、户籍办理等相关绿色通道服务,配偶的工作由组织、人事、编制部门协调有关单位参照随调前的工作单位和用工形式予以安置,子女由教育部门协调就近入学,户籍由公安部门协调办理。并建立由组织、人社、编制、财政、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引进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引进人才信息库,统筹协调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相关服务工作和了解掌握引进人才的相关情况。
四是在考核管理上突出“严”。引进的人才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通过个人总结、单位考评等方式进行年度考核,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运用好考核结果,对考核优秀的,实行优先申报各类奖励项目;对考核不称职的,要求限期整改并停止享受相关待遇;对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按照相关程序取消其享受的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