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方尔明 发布时间:2016/10/14 13:31:2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我们党的工作重心、执政基础和活力源泉。我们党之所以有战斗力,关键在于组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农村基层党建面临不少紧迫课题。剑川县委作为“一线指挥部”,必须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深入研究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从严从实抓好剑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疏于管理等问题,实施优秀农民和党员“双向培养”计划,推广在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等做法,注重在致富能手、外出农民工、大学生村官、“9+3”毕业生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抓好“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有针对性地实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积分评星制度。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党员,坚持党员“一年一评议一登记”制度、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下功夫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稳妥慎重地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加强对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的关心帮助,送去组织的温暖。
二要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科学合理调整建制村规模,积极稳妥推进建制村优化整合。及时跟进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针对一些新的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党组织“空白点”、一些村改社区党组织运行不畅、一些跨村跨乡跨县的经济联合体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等问题,在全面覆盖、有效覆盖上下功夫,探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公共服务组织+农户”模式,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按党员流向建立党组织,农民工输出地组建驻外党组织,输入地建立服务农民工党员的机构和组织,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三要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下大力气解决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无人选”的问题,坚持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按照“一好双强”标准,推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两推一选”办法,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寻找人才、使用人才。注重选拔优秀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进镇、村班子,加强镇、村两级后备干部储备。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要从机关选派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通过他们走前头、作表率,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推动农村跨越式发展。
四要积极推动农村发展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就党建抓党建”问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来推进党建工作,把“两张皮”拧为“一股绳”,精准找到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点,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尊重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担起推动改革的责任,担起促进民生改善的责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
五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要从这些薄弱环节抓起,补齐“短板”、兜住底线,防止“木桶效应”。坚持一村一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今年能解决的,绝不留到明年。建好整顿对象、包保工作、规划落实三本台账,每两个月报告一次进展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年底对账验收,始终保持从严抓整顿的工作态势。对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党组织书记空缺或不胜任现职的,要限期调整、配备到位;对村级管理混乱、矛盾纠纷集中的,要把问题理清楚、把矛盾化解掉;对仅靠乡、村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派专门工作组进驻帮助解决,形成常态化整顿机制。
六要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投入,不简单是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把钱花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是用得其所,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把农村基层基础保障工作落实到位。着力解决农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不足、基层组织经费不到位、基层干部报酬待遇不落实、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县一级配齐配强组织员,乡镇要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党务工作者,专人专职,聚焦主业,全身心地抓基层党建工作。要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要完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及服务设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使之成为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