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落实惠民利民政策
作者:赵丽花 发布时间:2016/11/18 15:52:58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白州建州60年,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卫生计生惠民实事全面落实,重点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综合执法等工作日益深化,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我州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努力推进健康大理建设,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州医疗卫生机构由1956年的88个发展到现在的1888个,卫技人员总数由969人增加到现在的16129人;每千人口病床数4.67张,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6.6%;每千人口有执业(助理)医师1.57人,每千人口有注册护士1.82人。“十二五”以来,我州共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447个,先后实施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13个、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12个、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1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6个、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83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321个,建设总规模达22.2万平方米,总投资5.9亿元。争取到中华慈善总会2.16亿元的医疗设备,为全州医疗机构更新医疗设备767台件。滇西医疗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州卫计委与华润医疗集团签订了25亿元的合作协议,州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全面启动,州第二人民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州儿童专科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大理卫校整体搬迁加快推进,大理护理职业学院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已于今年9月在大理卫生学校实现首批招生。社会办医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州个体诊所发展到406所,民营医院从1989年的1所发展到现在的75所,占全州医院总数的70%。
卫生计生惠民实事全面落实
家住祥云县云南驿镇小桥村委会的潘琼珍大妈,今年7月因病到大理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两月余,住院总费用共计259295.98元。因潘大妈参加了新农合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费用125937.06元,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补偿金额82483.51元,加上新农合基本医疗的补偿部分,潘大妈个人支付部分仅占住院总费用的20%。潘大妈一家发自内心地感谢新农合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政策。
我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基本、强基层、补短板,卫生计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州新农合共参合1651.64万人次,筹集新农合资金51.24亿元,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补偿达1.63亿元;完成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2.7万例,开展尿毒症透析治疗858人,370名先心病儿童得到免费治疗;“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惠民实事成效明显,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4.52万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14.56万人,乳腺癌筛查6471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9.21万人;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9.25万人、新生儿听力7.7万例。培训乡村医生1691名,发放儿童营养包2995.31万袋;向符合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的165万人(户)发放奖励资金2.4亿元,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63万对,完成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13.51万人份。作为惠民利民的重要举措,我州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州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27.69万份,建档率达91.37%。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我州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深化,全州12个县市已全面完成了医药价格调整。今年4月,我州被列为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目前,已成立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了《大理州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形成“小病在乡村(社区)、大病住县级医院、重大疾病上省州级医院”的就医格局。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州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6.57‰下降到现在的7.15‰,死亡率由7.32‰下降到现在的5.5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9.25‰下降到1.62‰,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全州因实行计划生育少生170多万人。人口发展态势良好,实现了“十二五”人口规划调控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计划生育立体宣教格局已然形成,截至今年9月,共有1834对一方或双方非农夫妇提出生育申请,并顺利通过登记办理了《生育服务证》,二孩出生6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