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扶贫工作当家事
作者:李银海 发布时间:2016/12/23 15:46:09
针对有的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云南省制定办法,召回了1117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得到广泛好评。扶贫干部既是扶贫政策的“宣传员”,也是群众思想的“辅导员”,更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员”。扶贫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贫困村的发展和扶贫成效。扶贫干部视群众为亲人,把工作当家事,当先锋、作表率,脱贫攻坚才能落到实处。
“身入”更要“心入”。驻村扶贫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扶贫干部如果只“挂名”不“挂心”,缺乏专注精神,就会蜻蜓点水,停留在“只转不想”、“只谈不做”的假把式当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严谨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是干好扶贫工作的前提,只有在扶贫一线真蹲实驻,将群众感情融入工作,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脱贫出谋划策,共同攻坚克难,才能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扶贫干部处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扶贫开发政策需要他们去宣传,扶贫任务需要他们去落实。要深入调研,结合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的脱贫措施,力求实施方案和政策体系深度融合;要在扶贫资金和脱贫项目的落实上持续发力,强化对前期调研、中期实施和后期成效的跟踪督查,避免政策“走样”、措施“走形”,不折不扣地把脱贫政策及措施变为实惠,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
“拔除”穷根,实现精准脱贫,扶贫干部还要树立团队意识,结合贫困村发展需求,竭力整合各类资源,发挥整体能量,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既要争取项目帮扶,也要争取产业帮扶,更要争取智力帮扶,传经验、教方法,授之以渔,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