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书记带领乡亲致富——记巍山县五印乡新街村党总支书记罗勇
作者:张树禄 发布时间:2016/4/8 9:24:28
2015年以来,巍山县五印乡新街村党总支书记罗勇和村“三委”班子成员、扶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以及户主代表共商扶贫开发大计,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罗勇创办了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带动合作社社员和当地群众发展肉牛产业,以畜养林增加群众收入,肉牛养殖现已成为新街村的支柱产业。
新街村拥有核桃种植面积4893亩,红雪梨3500亩。长期以来,新街村林果产业发展缺少农家肥,不少群众到周边的养殖场购买农家肥使林果管理成本明显增加。“如果发展肉牛产业,牛粪就变废为宝,既可以增加农户收入,又解决了核桃树和红雪梨的肥料问题。”
2011年,罗勇投资500多万元在新街村开始建设勇鑫肉牛养殖场,2012年9月建成投产。目前,勇鑫肉牛养殖场肉牛存栏数量达200多头,每年销售肉牛上百头,经济收入近百万元。2014年4月,罗勇成立了巍山县五印乡新街勇鑫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05户,合作社肉牛存栏近1000头。新街村农民群众在罗勇的带动下,通过肉牛养殖实现脱贫致富的农户就有100余户。
在服务乡亲带领群众致富的过程中,“牛书记”罗勇也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罗勇于2010年6月份入党,2010年3月在新街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被群众推选为村主任,2014年10月担任村主任和村党总支书记。
2015年10月,新街村玉米秸秆开始进入青贮的黄金季节,广大肉牛养殖户开始抓紧制作秸秆青贮饲料,保障今冬明春肉牛草料供给。罗勇在带领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中,积极与当地信用社联系,为村民们协调信贷资金700多万元,帮助群众解决了肉牛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目前,新街村肉牛存栏达2890头,每年制作青贮饲料5000多吨,肉牛养殖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产业。
新街村是巍山县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肉牛、生猪养殖和核桃、红雪梨种植是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但由于近年来的连续干旱,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缺水问题严重制约着该村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
2015年,罗勇召集村“三委”班子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商讨建设蓄水塘一事,经大家一致同意后,他主动拿出自己的70万元积蓄支持蓄水塘建设。水塘5月份动工修建,目前已完成建设,可蓄水3.4万方。县委组织部给予新街村10万元经费修建了新街街场,罗勇又自己垫付了4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收入5.6万元的街场,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