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扶贫下“真功” 博南发展步伐快——复旦大学挂钩帮扶永平县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作者:苏字承 发布时间:2016/8/17 10:04:14
复旦大学在永平县扎实开展医疗帮扶。
一个地处上海国际大都市,是全国重点大学。
一个位于大理西部,澜沧江东岸,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农业县。
2012年11月,永平县被确定为复旦大学结对定点帮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复旦永平携手同程,共谋发展,以挂职永平县的复旦干部为代表的一批批复旦人,以帮助永平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己任,按照“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要求,立足永平需求和复旦优势,在教育、卫生、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干部培训、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及招商引资等方面重点开展帮扶,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复旦大学定点扶贫工作入选教育部2015年定点扶贫典型案例。
复旦大学会同永平县建立了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对口帮扶合作领导机构。建立了校、县党政领导互访和会议机制。2012年以来,双边互访达40多批次,2015年8月,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一行亲临大理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指导,与永平县签署《复旦大学——永平县人民政府新农村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给予永平倾心帮扶。
充分发挥高校智力“高地”优势,围绕永平发展大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先后组织9批160多人次,由知名教授及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到永平县进行深度专题调研,形成《永平县产业经济发展状况报告》《永平县旅游发展战略报告》等一批专题报告,为永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咨询。
永平先后选派4批次12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小学进行挂职锻炼和进修培训3个月,4名教师到复旦大学短期培训15天。成功举办“沪浙苏滇三省一市中小学校长论坛”和 教育部第四批滇西挂职干部座谈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小学校长和教学名师到永平县中小学举办专家讲座、示范教学和交流13场次。复旦后勤公司在永平县职业高级中学建立毕业生实训基地。设立“复旦——云南永平公益基金”筹集善款,现已筹集到15万元,用于永平县因学致贫、因病致贫贫困户的救助帮扶。
复旦大学先后接收永平70多名医务人员到学校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各附属医院专家组成的医学专家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等团队定期到永平县开展专题讲座、义诊、临床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累计培训永平医务人员4000多人次,为2000多名群众提供免费医疗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今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永平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医院共同签署《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责任书》,金山医院与县人民医院结为定点帮扶关系,并达成了多项帮扶共识。目前,5名医疗专家正在县医院开展帮扶,价值600万元的64层CT落地永平,同时,2个合作协议的签署就引进核磁共振设备达成了初步意向,其他各项合作共识也正在积极高效推进。
先后组织200多名党政干部、技术人员到复旦大学干部培训。争取到人力资源开发项目6个,经费支持151万元。同时,选派复旦大学专家、教授到永平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积极协调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驻沪媒体、上海电视台、上海商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对复旦大学和永平县扶贫工作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利用“云品中心”推进“云品入沪”工程,积极帮助永平高原特色农产品及企业拓展上海市场。
几年来,复旦大学累计为永平争取到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滇西边境山区县教学点项目资金373万元,争取到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资金133万元。向永平山区学校捐赠130台计算机、40多万元图书,援建计算机教室2个、爱心图书室2个,捐赠山区小学一批床上用品、学习用品、复旦大学纪念品和数千件衣物。今年,还设立“舜杰克明助学基金”,每年捐助资金30万元对永平县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萌基金和其他一些捐助项目正有力推进。
在永平,复旦大学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到永平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帮扶活动。以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烛心社”支教服务团为代表开展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深受永平群众和中小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