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当以“四农”为标准
作者:张育维 发布时间:2016/9/12 10:40:08
当下,驻村干部已成为基层推动政策落实,实现地方发展的生力军。但与此同时,也不乏“两头挂空”、在岗不履职、履职不到位等情况。笔者认为,驻村干部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要真正融入进去,须放下架子、沉下心来、俯下身子、干好实事,才能让干部群众拍手称赞,树立起好“口碑”。
要说得了农家话。身处基层,生活于群众当中,要在做好政策宣传、科技培训、项目落实的同时,深入了解农村,努力接实“地气”,和群众说一样的语言,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心、处成一家,群众才会对你掏“心窝子”、说“心里话”、讲“心头事”,才能把民情摸准、把民意摸透,为开展工作、推动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要做得了农家事。做事拈轻怕重,对农活避之不及,就会与群众拉开距离,干部群众就会认为你高高在上、毫无本事,自然就会远离你。要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掌握农业农村应有的知识和本领,打好一定的农事基础,做到“嘴有一张、手有一双”,拿起书本能宣讲、提起锄头就能干,让干部群众佩服你、敬重你,自然也就会追随于你。
要吃得下农家饭。由于生活习惯、饮食标准、起居条件等的差异,导致一些驻村干部生活在基层很不适应,抱怨饭菜难吃、卫生太糟、条件太差,以至于引起干部群众的反感。要与群众融成一片,就得放下城市人的“架子”,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和干部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架通、架好。
要当得了农家人。驻村既要“身驻”,还要“心驻”,才不辜负驻村干部的称号,才回应得了群众的期盼,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亲人”。要让好政策落地生根,在抓好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发展生产,依靠自己勤劳双手发家致富的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确保现有政策落实到位,惠及广大群众。要当干部群众的“贴心人”,做到了解情况真实、回应期盼及时、对待关切务实、办理事情扎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群众才会拿你当亲人,和你携手并肩、共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