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切实加强多塘截污系统建设确保清水入湖
作者:陈曙娟 杨尔华 发布时间:2017/5/4 10:00:37
鲜花竞放,流水潺潺,大理市湾桥镇甸中村十八里荷塘旁的夏夜星空基地春色满园,生机盎然。其中用来处理村落污水的多塘截污系统的一个个水塘,波光粼粼,花团锦簇,成了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这是大理市在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过程中,加强多塘截污系统等环保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洱海保护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大理市在加强海西田园风光保护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生态及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制定《关于支持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促进休闲农业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促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发展。2016年全市种植特色花卉2.76万亩,鼓励流转土地3800亩。大理市夏夜星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湾桥镇甸中村、云峰村流转土地398亩,种植三色堇、百日草、虞美人等花卉,法国脆李、美国车厘子等水果及无公害蔬菜,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保护海西田园风光,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夏夜星空公司不忘保护洱海、保护生态环境,专门修建了处理村落污水、农田尾水的多塘截污系统。
在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过程中,大理市严格执行苍山、洱海及海西保护,实施“七大行动”全面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不断健全完善城乡污水收集机制,加强环保设施、库塘建设,确保村镇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按照 “源头管控、合理布局、过程阻断、末端消纳”的治理思路,发展生态农业,控氮减磷。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在主要入湖河道两侧及临湖周边建设农田尾水收集库塘和湖滨湿地,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构建农田生态系统,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据了解,夏夜星空农业公司修建的多塘污水处理系统共有11个塘,采用分级沉淀和水生植物净化,最深处2米,水域面积16亩,通过一级一级地净化后,最后淌进洱海的水已经是清的了。多塘截污系统也叫人工湿地,其中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水生植物的组织能吸附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参与解毒过程,利用强大的生态功能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实现水体净化。在夏夜星空基地可以看到水塘里铺有砂子、碎石,种有多种水生植物,周边还种植了法国脆李、樱桃、日本樱花、郁金香等作物,呈阶梯式分布的水塘相连相通。经过多个层次的循环净化,水塘里的水越来越清,到了出水口已变成涓涓清流。
据统计,目前大理市沿湖各乡镇已建设了189个多塘截污系统,极大改善了主要入湖河流和沟渠的水质,有效保护了洱海,保护了海西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