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三坝乡江边村赖头支党支部书记张春发:一心为民赢民心
作者:马建军 发布时间:2020/12/3 16:31:19
“他是一位很有公心的老党员,自从当选赖头支党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小组里的62户群众谋发展、谋幸福。”“赖头支党支部在他的带领下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夯实了党的组织基础。”这是群众和村干部对香格里拉市三坝乡江边村赖头支党支部书记张春发的肯定和赞扬。
日前,记者见到张春发时,他正和村民们一起打扫环境卫生,和乡亲们有说有笑。多年来,他凭着一颗为民的公心,一股敢拼敢干的韧劲,带领赖头支村民小组村民阔步走在小康路上,赢得大家的一致肯定。
说到张春发的公心,还得从他担任村民小组长讲起。1997年,张春发当选赖头支村民小组长,当时他们村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出行都要翻山越岭,遇到下雨天,山路更是泥泞不堪,出行十分艰难,更别说把村里的山货卖到外面换钱了,这一切张春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任后,张春发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向村民讲清“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想法终于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1998年下半年,一条通往外界,改变全村群众命运的致富之路破土动工了。
刚开始修路时,村民们激情满怀,所有人出工都是全勤。一段时间后,因为没有修路机器,全凭大家用手挖、用锄头刨,部分村民有些泄气,甚至有人说修路这个事情根本无法实现,一个个都打起了退堂鼓,修路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为减轻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张春发把家中仅有的年猪卖了换来炸药,并和村里的几名党员将最艰难的路段挖通了。村民被张春发和党员们的精神所鼓舞,陆陆续续又回到了修路的队伍中来。4个月后,这条长7公里的土路终于挖通了,从此赖头支有了与外界相连的“生命通道”,也为群众后来脱贫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条路,一茬又一茬村民外出求学、务工、经商,也把更多的知识、技术和良好的风气带回了家乡。2018年,在政府的扶持下,这条凝聚全体村民心血的通组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了。
连接外界的道路修通了,可张春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不断探索和思考着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2004年,张春发和他的兄弟张春树决定外出打工,边学习边赚钱。在外打工期间,他们发现养殖肉牛效益好且适合在赖头支推广。于是他们抱着满腔热情回到村里,开始了肉牛养殖之路。当时,村民都持观望的态度,很多人觉得自己养了一辈子牛也没有赚到过大钱,而且外地来的牛种也不一定适合本村的气候,都不愿意养。兄弟俩考虑到肉牛养殖投资较大且有很多不确定性,决定先自己试验养殖,等效益好了再向全村推广。
2011年,他们兄弟俩养殖的肉牛开始出售,效益非常好,村民都对养殖肉牛动心了。张春发二话不说,带领村民陆续开始养牛,到2017年,养殖户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到2020年,养殖户户均养殖肉牛 6头以上,村里的4户建档立卡户也因此实现了脱贫摘帽。
此后,张春发还因地制宜,积极带领村民种植花椒、桔子等经济林木。目前,村民每户都种植了花椒、冰糖橙等,收入有了保障。
张春发时刻牢记党员的身份,带领村里的党员群众亮明身份,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9年,该支部被评为香格里拉市“红旗党组织”。
村里的发展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就连周边村组的村民也对张春发夸赞不已。江边村党总支书记夏关军说:“赖头支党支部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推动了组里的经济发展,赢得了民心,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也得到了有效增强,尤其是支部书记张春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组里的党员群众致富增收,是我们江边村各党支部学习的榜样。”
“我做的不过是一名党员该做的事,既然大家信任我,那我将继续带领村民走新路、找出路,脱贫致富奔小康,向外界证明赖头支一点也不赖。”张春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