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以“解四难”“三联动” 确保乡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三个实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4/14 10:37:20
近年来,维西县通过破解乡镇党校建设运行中的难题,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培训方式,确保乡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整合资源,解决“四大难题”。 解决教学场所不足的问题。按照“功能整合、因地制宜、规范节俭”的原则,整合乡镇干部职工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场所和其配备的远教平台、多媒体等设施设备,作为乡镇党校办公室、教室、学员食堂等乡镇党校办学办公场所和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解决师资力量不强的问题。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乡镇党校师资库,遴选县乡领导干部、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党校教师、先进人物、乡贤人才、站所专业技术人员等190余人作为师资库师资,确保既有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的专业教师,又有讲授各领域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解决培训经费不够的问题。在用好省、州拨付的财政经费外,结合培训任务、党员数量等实际,县级配套2-5万元不等乡镇党校专项培训经费,各乡镇党委结合本地财政实际加大经费保障,确保乡镇党校有钱办学治校。解决培训工作不规范的问题。健全完善乡镇党校运行和教学管理等制度机制,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进一步明确班次设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安排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明确职责,实现“三级联动”。 落实县委党校业务指导和师资保障职责。建立县委党校教师挂包乡镇负责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乡镇党校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同时,根据乡镇培训需要,选派教师下乡授课,推动乡镇党校运行规范化,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方向不偏。落实乡镇党委建校办校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乡镇党校校务委员会,每季度召开1次乡镇党校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乡镇党校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在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师资配备和培训教材征订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乡镇党委书记带头讲课作报告,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党校讲1次课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村党组织的协调推动作用。村级党组织定期收集党员群众对办好乡镇党校和培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优化乡镇党校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提供参谋。按照乡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安排,认真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同时,做好学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积极引导督促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做到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的“双提高”。 因地制宜,确保“三个实效”。 确保理论武装取得实效。切实将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作为乡镇党校教育培训的主修课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强党史、党章党规等教育培训,推动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贯彻落实中心任务取得实效。紧紧围绕中央、省州县党委决策部署,将乡镇党校作为落实“五个第一机制”的重要阵地,开展维护稳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办班教学取得实效。根据各乡镇地理交通、产业结构、民情社情差异,采取“上山下田”等方式,组织160余名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到驻点村(社区)讲党课,以当前中心工作为重点开展互动交流,通过现场教学点的感受式教学,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