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组织工作这十年:强基铸魂党旗红 砥砺奋进新征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8/31 10:35:4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目标定位,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强政治固政权、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育人才聚贤能,为建设团结和谐、富裕文明、美丽平安香格里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紧扣新时代要求,强政治、固政权,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五个第一”机制,不断打牢干部群众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党在涉藏县市的执政根基。
一是以“五个第一”机制践行忠诚。全面推行“五个第一”工作机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核心,以“第一议题”率先在基层党组织学习落实,以“第一课堂”在党员队伍中持久学习,以“第一阵地”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养成贯彻落实的“第一自觉”,维护好涉藏稳定“第一责任”。
二是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健体。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首选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公共课”,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作为“特色课”,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聚焦“关键少数”集中开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党员干部培训班95期,覆盖18043人次,针对“绝大多数”,以“送教下乡”方式开展86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覆盖22547人次。组建“马背上的党校”“流动红旗党校”,用好“兴盛番族”“金江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对标对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检视思想言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以党内集中教育坚定信念。扎实做好“管肚子”更要“管脑子”的工作,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心组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立足涉藏县市实际,以分领域主题教育增强团结人心的思想根基,持续深化“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内涵,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忠诚”教育,在农村开展“感党恩”教育,在国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建以泽通村感恩连为主的19支感恩队伍,教育引导各领域党员群众牢固树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二、坚持好干部标准,选干部、配班子,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把政治过硬摆在首位,全面落实“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精准识人用人,着力优化结构,锻造引领涉藏县市和谐稳定的骨干队伍。
一是突出政治标准精准性选人用人。把是否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否旗帜鲜明应对大战大考、风险挑战作为考察干部“德”的重要标准,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牢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注重培养一线干部,2011年来新提拔干部809人次,其中35岁以下326人,脱贫攻坚一线232人,维护稳定一线153人。
二是突出优化结构高质量完成换届。以“营造好氛围、加强好领导、严肃好纪律、发扬好民主、产生好代表、准备好报告、选出好班子”为抓手,将“十严禁”纪律要求贯穿始终,乡镇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55人,占42.97%,本科以上112人,占86.82%,乡(镇)工作经历2年以上的123人,占96.43%,领导班子结构功能优化提升,干事创业活力显著增强,为开启“十四五”蓝图奠定了有力的组织基础。
三是突出党性教育全方位培训干部。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2012年来,选派1672名干部参加上级专业专岗调训,借助“滇沪合作”等平台,让394名干部“走出去”到上海培训,25名干部到中央、上海等地挂职锻炼。
四是突出激励担当严要求管理干部。突出“一把手”监督,出台《香格里拉市市管干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持续做好各类专项整治,规范领导干部离任“阳光交接”和出国(境)管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区分处分情况,为受处理处分后能够积极整改,放下思想包袱,踏实做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畅通“下”的渠道,对违纪违法、不适宜现任岗位的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切实扎牢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笼子”。
五是突出后继有人规范化建设公务员队伍。加强源头储备和基层历练,2012年来,招录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37名,“应派尽派”到村实践锻炼,创新乡镇公务员大岗位招录方式,选调532名优秀毕业生到乡镇工作,一大批90后干部正扎根广袤农村经风雨、长才干。完善公务员调动、退休、培训、考核等工作流程,推动业务网上办理,提升公务员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红利,累计开展公务员职级晋升10批次735人次,着力构建干部成长的“双通道”,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和干事动力。
三、突出组织力提升,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民族团结的稳固阵地。
一是固本强基提升战斗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十年来累计优化党组织518个、发展党员3438名,村民小组党支部覆盖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全面推行“7+X”主题党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858个党支部100%实现规范化达标。以“三线一中心”党建示范长廊建设为统领,创建4个省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25个州级“红旗党组织”,命名86个示范乡村组党组织,选树“红旗党员标兵”261个,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增强。
二是头雁领飞提升带动力。圆满完成村组换届工作,68.74%的村干部学历在高中(中专)及以上,455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小组长,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深入推进“领头雁”培养工程、乡村人才“归雁”工程,全市62个村(社区)回引162名优秀人才,培养储备216名35岁以下后备力量,200余名村干部学历素质实现双提升。基层干部管理不断优化,实行村(社区)总支书记市级备案管理,开展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
三是聚焦中心提升保障力。坚持党组织建设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先后选派驻村工作队员1680人次,推行“党组织+企业+群众”发展模式、选育“党员致富带头人”,累计整合1.09亿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维护稳定最前沿,在乡镇建立四级网格管理机制,71个机关党组织结对联系173个城市小区,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示范创建、边界地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倡议书,第一时间抽派在职干部535人,党员志愿服务队66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412人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大防线”,在疫情防控点、交通管控点、核酸检测点等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四、实施项目化管理,育人才、聚贤能,着力提高人才工作实效
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市战略布局中谋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体推进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是党管人才机制更加完善。以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人才队伍发展,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人才工作,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培养组建工作者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万名人才兴万村”活动,引导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发展。
二是引才聚才成效更加凸显。依托“沪滇”“迪昆”“校地”等帮扶机制,先后选派10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1名“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人员到发达地区进修学习。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和各类人才引进力度,2012年来,累计选派797名人才参加各类培训班。结合市医院成立需求,引进1名上海、4名省级医院人才对口支援,选派15名医疗卫生人才到上海进修,招聘148名农村医学定向毕业生。近4年来,引进135名教育人才,选派131名到州外挂职,全市教师参加各级培训70余期,培训1900多人次。
三是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全面落实“三区三州”职称定向评价政策,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加强先进人才典型宣传,鼓励各类人才向先进学习、向优秀看齐。建成20套人才公寓,把人才公寓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招才引智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回首过去十年,一份份优异成绩、一项项累累硕果,鼓舞着全市组工干部在矢志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组工干部必将深入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以实干立身、以实绩创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持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为全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