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府党组以五项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8/31 10:48:11
州政府党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省委第三次涉藏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全面推动全州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把迪庆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
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更加坚实。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州政府党组第一议题、第一阵地、第一课堂、第一自觉、第一维稳“五个第一”机制贯彻落实,超前谋划、统筹推进。研究出台《深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行动方案》《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组织制定《迪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锁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8项工程、43项重点项目,落实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措施,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项目纳入州政府“一月一研究”事项,分管领导“一旬一推动”,民族宗教部门“一周一梳理”,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项目化、工程化、实体化,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立州之本的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始终坚持平安迪庆法治迪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稳定基础更加坚实。坚持把全面贯彻执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修订)》作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点来抓,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法规体系,引导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宗教因素的案事件,有效引导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多年来,全州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依法有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迪庆始终是全国最稳定的涉藏州。
始终坚持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切实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发展作为解决迪庆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十三五”期间,迪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涉藏州和全省州市中稳居前列。积极构建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进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次,纳入建档立卡管理的贫困人数从7.4万人全部动态清零,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成为迪庆高原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做好社会宣传教育。以“五个第一”机制为保障,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全州开展“一日一播报”“一日一说法”“一周一访谈”常态化思想教育,把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在平时、形成常态,引领全州各族群众向善向上、感恩奋进、永跟党走。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夯实。
始终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为统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基础更加坚实。深刻把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有工作向此聚焦,深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动员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建立州、县市、乡镇、村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创机制,与毗邻涉藏州县和省内大理州、保山市开展创建协作、建立联盟机制。2017年以来,全州获命名3个国家级、9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和2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命名199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0个“民族团结之家”示范户和6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0年12月,在全省率先成立迪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和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覆盖面、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形成“人人创建、处处创建”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