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提升基层之治
来源: 作者:中国组织人事网 发布时间:2024/5/21 10:11:5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工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机关党建抓队伍、社区党建抓服务、网格党建抓基础、商圈党建抓发展”的治理格局,用深耕一线的鲜活实践解锁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密码”。
建强组织单元,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构建系统有序、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是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社区、商圈两条线,服务居民、法人两主体,主动完善“全域联动”的治理体系。融合网格党建凝聚力。以“全网有力”强基工程推动网格化党建,强化“街道工委—社区(商圈)党委—网格组织—基层党支部”四级组织构架,吸纳新就业群体力量融入网格,形成“包片领导、包片专干、社区居干+N名网格员”的“3+N”基层治理新格局。联合举办“网格党建精细治理”论坛,发行“朝阳八里庄 幸福新高地”专刊,邀请专家开展圆桌对话,探寻新时代基层党建实现全新跨越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意义。拉升商圈党委引领力。街道工委下辖四个商圈党委,提出“三新四合”共生商圈概念,即围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制定党建与个人成长发展结合、与企业发展结合、与商圈发展结合、与区域发展结合的工作措施,为商圈党建插上“共生”翅膀。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广泛吸纳辖区内央视频党总支等中央单位资源,“朋友圈”连续三年扩大,推动市场主体由“单兵作战”转向“抱团发展”。开创避难层建设楼宇党建阵地新路径,建设华贸“悦·空间”“力·空间”“艺·空间”,撑起地区“红色天际线”。打造“庄里小哥”驿站,以“一街多点”服务格局,引领他们从治理对象化身治理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深耕基层治理“数惠民生”。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是促进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措施。变难关为攻关,以云动数治中心转型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实现多系统高效对接,设置“党建强”“民生暖”六大板块,实现“一屏观全域、一屏管全域”,以“大数据+铁脚板”打造“一码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辖区商户“一码多查、一查多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让决策效率跑出“加速度”。变问题为课题,上线“码上说”“网里庄”等智慧平台吸附自办诉求,打破“接诉即办”桎梏,实现群众诉求一“码”直达、一“键”通办,揭榜挂帅“六化赋能、六合落地、居家享老”养老服务模式,建成北京市首家“全场景”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实现为老服务全覆盖,公共服务更有质感。变难点为亮点,引入智慧交通体现“朝阳温度”,以“4+1”智慧停车模式打造共享停车位,实现商圈地下停车互联互通,打造爱心红绿灯商圈“心”地标,提升区域交通品质。
着眼高质量发展,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画卷”。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基层治理相辅相成,要着眼本地高质量发展,坚持让更有效的市场与更有为的政府形成合力、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生态环境,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积极构建发展生态,紧紧把握身处朝阳“一纵一横一核”消费格局的区位优势,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机遇,以“用户思维”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发展。启动共生商圈“产业加速器”,汇集最强大脑碰撞智慧,加快构建集群式创新生态圈,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既为市场破解“资源之困”,又为机构化解“后顾之忧”。夯实发展人才基础,深化实施街道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双百工程”,培树百名经济领域领军人物,畅通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各环节服务,为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续航动力。迭代升级营商环境,以“四下基层”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推动优质产业空间更新拓展焕新颜。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单窗通办综合系统使用率位列全区第一,政务服务实现由“可办快办”向“好办智办”转变。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