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施策促就业 精准赋能助创业——迪庆州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7 15:27:29
近年来,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州实际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组合拳”,靶向提供就业创业服务。2024年出台了《迪庆州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专项实施方案》,推出17条措施,以“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从鼓励市场载体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以及到基层就业、加大各类就业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2025年,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升级形成“七大板块、14项措施”政策矩阵,通过“三个强化”“两个鼓励”“两个加强”,以系统性、创新性政策布局,全面助力我州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个强化”,凝聚工作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专班统筹+半年调度”工作机制。由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专班牵头,每半年召开专题会议,动态研判就业形势、整合部门资源、优化政策供给,确保措施落地见效。各县(市)政府及教育、人社、团委等部门协同推进,齐抓共促,形成“州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强化就业引导,构建“政校企”联动服务体系。由人社、教育、团委等部门联合定期开展“政策进校园”“岗位进校园”“就业创业服务指导进校园”等“三进校园”活动,分行业开展就业指导,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全链条服务。加强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强化能力培养,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鼓励州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在校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构建政府、社会、学校系统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在校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推动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对困难毕业生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将登记失业青年纳入扶持体系,优先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及就业见习机会,确保就业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步”。
“两个鼓励”,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鼓励基层就业,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基层就业,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开发基层就业岗位吸纳就业,对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16-24岁青年在我州辖区内乡镇、村企业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且基层服务期满 6个月的,给予个人5000元的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推动青年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3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青年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小微企业和中型企业分别按照5000元和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吸纳就业,激活人才生力军。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鼓励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专项的单位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每吸纳1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吸纳就业补贴,补贴年限最长不超过1年。
“两个加强”,夯实保障基础
加强就业创业引导和支持,在“育苗”上下功夫。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自主创业,《通知》要求高校(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人社及相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落实创业培训、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创业政策,并进一步梳理形成创业担保贷款、云岭创业贷等创业扶持政策清单和经办流程,持续开展政策宣传。支持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典型代表对接省外优质资源赴外考察学习,以提升创业的可持续性,并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考察学习经费支持。努力构建“公共就业+人力资源机构+基层站点”服务网络,培育基层劳务经纪人队伍,力争在2026年前实现每村至少1名劳务经纪人。加强就业创业固本培元,在“沃土”上做文章。支持州内高校(职业院校)每年举办招聘会,每场补贴最低2万元。持续组织开展春风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校园招聘等多种形式的公共招聘活动,并开设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专场招聘,持续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打造“创业小镇”“创业街区”“工匠街区”等特色平台,每个载体最高补助30万元,力争2026年前每县市建成至少2个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平台。支持高校建设创业园,提供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一站式服务。
迪庆州以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通过政策集成创新、服务精准触达、资源全域联动,逐步构建形成了“州县乡村纵向联动、各就业创业成员单位横向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就业创业的生态圈,以政策力度与服务温度并重推动我州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