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聚焦“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党员带头、人才献智、企业助力,探索发展“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干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企业强在产业链上、生态绿在产业链上、乡村兴在产业链上”的乡村产业发展全链条,着力绘就“绿色金沙江党建长廊”风景线。
积极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基地”等“党支部+”多种模式,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成立了“葡萄党支部”“荷花党支部”“石榴党支部”等致富带富产业党支部149个,党组织书记领办的合作社317家,形成党组织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玉龙县鲁甸乡推广“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中药材产值达4.6亿元;宁蒗县建立“党员共富责任区”124个,3524名党员致富骨干通过技术指导、产销联动等方式帮带28336户农户增收致富。坚持从产业带头人、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把素质高、品德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党员通过法定程序推选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以实绩实效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现如今“石榴书记”“羊肚菌书记”等称号在当地家喻户晓,党员真正成为联系农户的“主心骨”、提供服务的“贴心人”。
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持续选派1200余名人才到村帮扶,制定帮扶措施6420个,开展各类培训2764场次,培养人才1808人;加强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工作,培养本土人才700余人;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共有3697名公职人员回乡参与村庄规划,形成行政村“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规划成果草案425个。古城区贵峰社区开展“花卉种植及加工培训”职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130名农户获得省人社厅核发的技术资格证书;华坪县龙头村创办“三校一中心”培训基地(农村党员田间学校、妇女培训学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和党员活动中心),每年针对性开展芒果产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以上,实实在在为产业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利用龙头企业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党组织牵头积极引进外地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将过去零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企业和农户互利共赢。玉龙县大具乡引进稼沃(丽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蓝莓产业,坚持向科技要土地,在石头滩上建设了3000亩的现代化高标准基质蓝莓种植基地。永胜县涛源镇引进万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具备选果、销售、冷藏、物流和种植功能的一体化厂房,2023年为涛源及周边乡镇售出3万吨沃柑;华坪县建成丽江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变“产品”为“商品”,2023年为华坪县销售新鲜芒果6000余吨、芒果块3000余吨、芒果加工果2万余吨。龙头企业的加入,让农业产业逐渐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对提升丽江农业产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产生深远意义。
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动力,支部、党员、人才、企业多管齐下、同向发力,各种产业百花齐放,村级集体经济更壮了;广大群众在党组织的关怀下,真正从产业链上享受到发展红利,腰包更鼓了,笑容更多了,民族更团结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由产业发展衍生出的一个个“荷花精神”“石榴精神”被写入村规民约、融入精神风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丽江市绿色金沙江党建长廊”正在成为丽江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云新闻记者: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