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87岁老党员刘增元:闲不住的老人 舍不得的庙箐沟
作者:    发布时间:2024/8/6 10:39:17    点击率:5

初夏时节,永胜县三川坝沃柑飘香、稻苗青青。


记者第四次来到章斐村,看望、采访刘增元老人。


走进刘增元女儿家的农家小院,记者又一次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还是那件灰色T恤,用腰带紧紧扎进牛仔裤里,脚上是一双黑色旧布鞋,蓝色袜子的后跟已经磨出了破洞。


数次见面,老人对记者已经非常熟悉,拿出草墩招呼我们落座,迷彩帽下,他微笑着的脸更加清瘦了。


当天正好是三川镇金官街子天,老人一早从市集上买了一些肉回来,正在案板上仔细地剁。“剁碎了跟车前草一起炖了吃,对肾好。”老人说,在易门铜矿工作时的两次工伤留下了毛病,一旦天气变化就疼痛,这些年都是自己弄点中草药调理着。


刘增元老人在剁肉。(张小秋 摄)


因为要帮忙外出务工的女儿一家照看房子,老人现在的饮食起居主要在女儿家。老人在大门左侧用木板搭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用报纸糊了房顶和墙壁,靠里支了一张木板床,床边扯了一根绳子挂衣服。老人还用废旧的蚊帐缝了一块门帘,门帘清洗得非常干净,针脚细密,透风又整洁。


卧室外边的台阶上,老人用木板搭了一个台子,摆放着书籍报刊和学习用品,一本摊开的信笺上,是老人写了一半的回忆录。


刘增元老人搭的台子上,摆放着书籍报刊和学习用品。(张小秋 摄)


问到老人的近况,同行的章斐村党总支书记胡卫华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5月8日,永胜县发文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刘增元同志学习,老人的先进事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担忧的是,87岁高龄的刘增元至今仍不顾家人阻拦,不听他劝告,依然每天都要上庙箐沟干活。


见胡书记和记者为自己担心,老人赶紧解释说,自己在家里实在待不住,电视看多了眼睛受不了,村里热闹的地方又不爱去,在山里干点活,倒还清净。


老人还说,自己每天6点起床,吃了早点就出门,趁着天气凉快修修路、种种树,到10点天热时就在小窝棚里休息一下,吃点干粮。下午天阴的话就再干一会儿,太热就回家了。


刘增元老人。(张小秋 摄)


胡书记说,春节以来,老人断断续续又修了三段拦沙坝,修复了一段被山体滑坡毁掉的山路。“雨季马上就要到了,能修一点就修一点,泥石流冲了庄稼就可惜了。”老人说。为了让胡书记放心,老人又补充道:“下雨我就不去了。”


闲聊中,老人又请胡书记帮忙弄一些杜仲苗。他说,最近村里经常有人跟他要杜仲皮配药,趁自己还能动再种一些杜仲。


尽管十分不忍心让老人再上山种树,但看着老人期待的眼神,胡书记最终答应将网购一些杜仲苗,到雨季时,再找人一起上山种。


得知全县党员干部正在学习自己的先进事迹时,刘增元老人腼腆地说:“比起雷锋、张思德、孔繁森,我还差远了,还要继续努力。”


质朴的话语、高尚的灵魂,这就是刘增元老人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下一篇: 组织精心 纪律严明 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