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五个结合”确保专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双推进
作者: 发布时间:2015/4/28 20:23:25 点击率:0
景谷县始终坚持将开展专题教育作为推进全县各项中心工作的驱动力,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检验专题教育成效,通过“五个结合”确保专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双推进。
把开展专题教育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结合。坚持从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式发展,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抢抓机遇,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主动顺应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新期盼,把环保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责任和政绩来抓,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的污染减排和治理,狠抓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促共荣。截止201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3亿元,同比增量5.9亿元,增长11.3%,。全县非电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26%。市人民政府与我县签订节能降耗目标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3年降低2.6%,我县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98%,完成目标任务的1.15倍,超额完成目标0.38个百分点。
把开展专题教育与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管党相结合。要求各级党委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全面落实全县各项改革任务相结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魄力,推动全县改革取得更大成效。着力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攻坚扫尾等重点改革任务,继续深化教育、医药卫生、国有资产、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从各领域各层面构建有利于景谷发展的制度体系。
把开展专题教育与推进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生动课堂。落实恢复重建五级包保责任,做到“八包八保”。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擅自替群众作主、代群众决策,在旧房拆迁、新房选址、规划设计、工程招标、材料购买等涉及群众利益问题都开展一事一议,由群众讨论决定。积极引导受灾群众之间互帮互助、大力开展村帮村、户帮户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家园。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加强监督、加强检测、加强稳控,全力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群众心安稳。截至4月7日,全县16752户拆除重建户已开工建设6423户,兑现到户资金4191.9 万元;全县41698户修复加固户已开工建设26147户,兑现到户资金3868万元。
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巩固拓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在巩固、拓展、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下功夫,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把“两方案一计划一清单”整改和“六个严禁”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整治意见,持续整改。认真落实整改销号管理,对照整改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做到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坚决防止片面追求完成销号率,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目前,县四班子整改方案中的93项整改内容(其中常委班子30项)已经全部落实;专项整治方案中的75项专项整治内容(其中常委班子23项)已经全部整改完成;制度建设计划中的98项内容(其中常委班子36项)已完成95项,还有3项未完成,主要是政协班子的《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员会主席会议议事规则》、《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员会机关工作制度》未修改完善和《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未建立;县四班子整改清单中的81项整改内容(其中常委班子25项)已全部整改完成,班子成员176项整改内容(其中常委班子成员76项)已经整改174项,还有2项未完成(一项是县委书记罗景华的“政绩观存在偏差,重经济、轻党建”问题,计划长期坚持整改;一项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海英的“宣传导向偏离群众,脱离基层”问题,计划1—2年整改完成)。(普洱市景谷县委专教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