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宁蒗县:“三强化”为抓手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31 23:02:04    点击率:126

宁蒗县在开展“四群”教育中,以“三强化”为抓手,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结合“百千万”工程,整合基层资源,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狠抓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将基层各项服务工作融入到网格管理中,锻炼干部,服务人民,增强了开展“四群”教育的实践效果。

一、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宁蒗县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通过“四群”教育,在“网格化”管理中,网格工作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意识,在任一时、造福一方的服务意识,改变“机关化”的办公作风,网格中的村(社)工作人员“沉”到居民家中了解社情民意,实地解决群众的问题,认真记录社情民意,写好民情日志,社区组织群众对网格长在责任网格的服务情况进行评议。近年来,通过“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形成了“支部+协会”社区禁毒工作模式;社区民警为网格警员,村组长为网格长,乡镇分管领导为网格监督员,部门挂钩人员为网格指导员,集中进行网格化管理工作培训,在大兴镇13个(村)社开展试点工作,战河乡和宁利乡还实现了网格管理与群众工作站的有效对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的困难都能在一线解决,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服务;全县统一招聘流动人口管理员,清理整顿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造册,实现常态化管理,落实“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达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底数清,情况明”。“网格化”管理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在全县逐步推广。

 二、强化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面抓好服务群众工作。近年来,宁蒗县实行一位县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县(区)机关“挂村包组联户”县直各单位挂钩联系一个村(社),干部进村入户,强化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地调查研究指导,全面抓好服务群众工作。各部门从各自职能职责出发,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扶持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培育新兴产业,从 “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的扶持,县政府成立办证服务厅,进行“一条龙”办证服务,乡镇将民政、计生、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社情民意等工作集中到综治工作中心,实行“一岗多责、一员多能”,领导轮流值班服务,解决“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建立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衔接的具体程序和操作办法,调解工作向后延伸,定期回访,及时处理新问题、掌握新动向,全县共建立县乡村组调解组织共计1270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3900多人,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百名领导下基层,千名干部访民情,万家农户得实惠”的“百千万”活动,干部住农家、帮农活、访农事、解农忧、记农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出谋划策,扶贫帮困,搭建了驻村干部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舞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驻村干部。

三、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效能。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划定网格,落实到具体楼栋、单位,细化到每个居民户,实现“无缝隙”管理服务。将网格长、驻村干部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工作职责制成网格联系卡发放到每户居民中,便于日常服务,使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密切了干群关系,所有基层工作划分到每一个网格,网格长对社区基本情况深入详细了解,明确任务,明确职能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村干部、协管员、网格长、巡防队归结到网格化管理队伍中来,整合力量,形成了管理服务合力,群众办事、咨询不需要到社区,大部分事项直接找网格长和驻村干部反映就能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网格长通过每天深入辖区进行巡查、家访,及时处理各项工作。对一般性工作,网格长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对协调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服务站集体协商处理,处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对突发性工作,网格长立即上报,村(居)和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化管理实行一年来,网格人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对居民所想所盼了如指掌的优势,既当社区管理服务的担当者,又是居民的贴心人,充当政府与百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2011年共处理调解案件3105件,调解成功2981件,及时预防和处理了6起即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镇,有效地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社区发案率明显下降,得到了群众好评,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