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利乡立足实际抓党建 创先争优促“三农”
宁利乡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要求,坚持在“创”上下功夫,在“争”上抓落实,积极寻求创先争优活动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立足点,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
一、抓关键,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在实施“创先争优”的实践中,坚持抓住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善谋发展、心系群众、勇当领头雁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是注重村党组织书记的培养。围绕创建“双带型”村级班子建设,采取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站所结对帮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使村“两委”干部真正成为“双带型”干部。二是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乡文化站、乡党校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培训阵地,邀请县委党校老师、县局专技讲师及乡站所专技人员进行授课或实地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的技能水平。同时,由乡副科以上的领导干部,结合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宁蒗的发展规划等相关知识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使他们在党建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全面的把握。三是认真组织开展“每月大讲堂”活动,深入辖区5个村党组织开展活动,切实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以“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在农村党总支(支部)全面开展政策法规、科技进村入户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不断为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群众驻入新鲜血液,让农民群众科学掌握核桃、药木瓜、烟草等种植业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同时把党的一些法律法规、惠民政策措施宣传到每家每户,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抓载体,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三农”作用。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实施过程中,注重挖掘自身优势,通过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搞好结合,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载体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实施。一是开展了党员示范户挂牌活动。在全乡推出了共产党员示范户挂牌活动,所有党员示范户全部挂上了“共产党员先锋户”标志牌,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二是开展了“站所单位挂村、机关党员联户,结对互助促发展”的互助共建活动。全乡所有帮扶站所共投向农村项目12项,帮扶27名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57项。三是开展了“村民参与、村官承诺”考评活动。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内容要求,把“村民参与、村干部承诺”考评活动作为推广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有效载体,坚持年初抓部署、年中抓推进、年末抓考评,评选表彰了 “先进村(站所)党组织”3个、优秀共产党员5名,切实发挥村级“两委”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抓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水平。在实施创先争优的实践中,着力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基础。一是着力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围绕产业、协会建支部,延伸党建工作覆盖面。着力构建了乡党委为核心、村党组织为主体、合作社(协会)党支部为骨干、特色党小组为基础、党员种养殖“双带”大户为基点的纵横交错的党组织体系,通过把党支部设在协会和产业链上,把党小组建立在种养殖“双带”示范点上,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乡新增党支部16个,其中农民协会党支部2个,“双带”党小组5个。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建立健全机制为保障,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相继建立了乡党委委员联系点制度、农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年度双向述职制度、农村党总支(支部)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 “村民参与、村官承诺”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全乡农村基层党建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通过宁利乡党委及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去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达到了4362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万元,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0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272元。向上级争取资金累计突破千万元,对水库、坝塘、渠道等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改造。共建设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4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9个,实施一事一议项目15个,完成农村院内硬化3100户186000平方米;建设人畜饮水32件。全乡五个村都新建了移动基站联通基站,实现了全乡无移动电话信号盲区,17个村民小组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农民群众用上了放心电、廉价电。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扎实有效开展,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后顾之忧。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的衣着、仪表逐渐讲究,生活日渐追求高品位,全乡人民正满怀信心行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