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丽江:扶贫劲风吹山乡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15 09:43:03    点击率:107

扶贫劲风吹山乡

——太安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纪实

(和丽芬 赵坤玉)太安,离丽江城区不过 27公里,过去却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乡,缺水、吃不饱、交通不便、气候恶劣……这些词汇曾经是大家对太安的印象。

如今的太安,却一扫曾经的贫困面貌,已成为了丽江著名的“马铃薯之乡”和全省重要的种薯基地,全乡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太安,正逐步成为高寒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典范。这样可喜的变化,得益于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在太安的成功实践,这不仅让太安彻底摘掉了穷帽子,也为太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了新能量。

加大投入让农民的钱袋鼓起来

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子,路边一棵棵绿化树正吐着新芽,一个个整洁清秀的纳西院落并排两边,清澈山泉直通家家户户,太阳能和有线电视得到普及,村民用上冲水马桶……这是太安新村的景象。在过去的短短一年间,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安新村是太安乡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示范村,也是太安扶贫整乡推进的一个缩影。目前,太安新村的扶贫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农户“八有”:户户喝上安全饮用水、户户有一幢安居房、户户庭院硬化美化、户户有一个卫生厕所和太阳能热水器、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户户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信号、人人享有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人均拥有 10亩生态产业。

作为全省 2011年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试点乡,太安得到了 1.1亿元的高规格投入,以及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依托这些投入,太安将集中在两年内完成实施涉及人畜饮水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的 38个项目。这些项目将积极助力太安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马铃薯之乡”品牌,建设最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大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山区示范乡、观光农业旅游胜地,在教育、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农产业、观光农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达到 1万元和全面提高农村群众幸福指数的目标。

在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同时,太安群众积极投工、投料、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在太安乡,村道旁堆满新备的砂石料,大小运输车辆往来奔忙,群众修房盖屋、刷墙捡瓦、浇筑沼气、铺筑道路的情景随处可见,村民改变自身和家乡贫困面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到处呈现出你追我赶建设美好家园的繁忙景象。

保障民生让脱贫的担子轻起来

去年,太安新村村民和新拿政府补贴的 4吨多水泥打了院子的地皮,用剩余的水泥刷了墙。他还把家里的危旧房进行了改造、盖了实瓦,还装起了太阳能和有线电视,这些也都有政府补贴。去年,和新还带着生病的儿子上昆明治疗。“家里不仅没有因病致贫,反而还能搞建设,这全靠政府帮了忙!”和新说。

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太安乡始终注重减轻农民负担,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和扶贫优惠政策,一手抓减轻农民负担,一手抓改善软硬环境。两年内,太安共投入 427万元建设教育基础设施,投入 65万元建设乡村医疗基础设施,投入 800万元用于各类惠农补贴,投入 160万元小额信贷以及 40万元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这一系列的投入,使太安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为保障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太安乡切实转变服务作风,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转型升级。“在实施项目前,我们对各项目村和农户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立卡,有什么、没什么、差什么、怎么投、怎么建、投多少,以此为依据编制方案,并召开群众大会进行讨论。”太安乡乡长李江涛说,太安扶贫的每一个项目,在结合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实施责任人、项目进度时间表,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做强产业让致富的步子快起来

说起马铃薯,太安乡的村民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得益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太安村民一年收入几万元早已不是难事。

“太安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稳固的种植基础,而难得的政策机遇、雄厚的科技支撑、科学的规划指导,尤其是专项扶贫资金的注入,更是太安马铃薯产业得以腾飞的关键所在。”太安乡马铃薯合作社社长和育培告诉记者,政府重点扶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太安群众走上了一条稳定的增收致富之路。

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持,包括种子、技术、市场各个方面。 2011年以来,太安乡每年投入 25万元给农户提供 50万粒原种,全面提升太安种薯质量;每年扶持 120万元,实施 6000亩马铃薯种薯扩繁、 4万亩高产创建;投入 60万元建设马铃薯综合交易市场,加强宣传和市场营销管理,方便群众销售产品,同时引进伯符种薯公司,实施订单农业,消除群众对马铃薯销售的后顾之忧。

为实现多个产业互补发展,除了在马铃薯产业上加大投入外,太安乡还每年扶持 22万元,实施 1500亩秋油菜核心示范、 2万亩高产创建,力争使总产量达到4000吨,实现产值 500万元,并走品牌商品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将菜籽油打造成丽江新的旅游特色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玛咖、白云豆、中药材、林果、畜牧养殖等产业,力争达到人均拥有 10亩生态产业,生态产业产值达 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1万元的目标。

观光农业旅游也是太安培育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马铃薯、秋油菜为基础,太安依托天然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挖掘观光农业的发展潜力,以“高美古“为旅游品牌,正在着力打造一条集生态观光农业、科普基地旅游、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争取把太安建成日接待能力达到 5000人次以上的观光农业旅游胜地,为太安发展培育一个新亮点。

记者手记:

贫困地区的发展,最缺的是什么?是钱!太安扶贫整乡推进 1.1亿资金的大投入,为扶贫攻坚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使太安形成了政府大投入、资源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实现了扶贫效益最大化。

脱贫致富,最终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带动。太安因地制宜扶持马铃薯、秋油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正是解决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不足这一关键问题,充分把老百姓的发展附着到产业上,使扶贫工作从“输血”提升到了“造血”的新高度。扶贫,说到底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太安通过实施一系列改善教育、医疗、民政等的措施,让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惠及更多弱势群众,给他们提供改变自身的命运的可能,从而避免了扶贫“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

两年时间,投入 1.1亿元,实施 38个项目,一个全新的太安正走进我们的视野!

(来源:丽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