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大兴镇三措并举抓活党建促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01 15:22:09    点击率:67

兴镇三措并举抓活党建促

 

大兴镇党委采取“抓龙头强素质、抓重点促结合、抓管理保民生”三举措,切实加强镇、村(社)两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龙头强素质,提升党建水平,创建活力大兴。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在班子内部坚持定期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活动,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同时,在机关干部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社)党建工作制度,镇党委机关13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挂钩13个村(社)党总支、支部的党建工作,开展贫困党员“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和党员干部“进百家、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推动机关党员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为群众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城市参观学习企业发展、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定期举办“村官论坛”,邀请市、县有关领导和优秀农村干部为村干部讲课,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推广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加强对矛盾纠纷多发、班子软弱、战斗力不强的“难点村”、“重点村”的督促指导整顿,提升基层组织党建水平。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共产党员家庭”挂牌活动,广泛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把年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作为发展重点,向种养经营大户、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重点倾斜,仅2010年,全镇农民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中各类致富能手分别占65%79%

    二、抓重点促结合,以党建推发展,创建富裕大兴。一是依托地缘优势,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实施烤烟、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等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镇烤烟产量实现4105担,蔬菜大棚132个,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大户9户,发展核桃产业49600亩,药木瓜2000亩;辖区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坚持招商富镇和项目带动战略。引进了实力较强的昆明富盛公司到白牛厂开发金银矿,引进了楚雄金沙房地产开发公司,建成新市政广场和金沙铭城商业住宅小区;实施了新农贸市场,城南、城北停车场、垃圾处理场等项目,污水处理厂,河滨走廊,泸沽湖二级路等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镇以“农家乐”和短途客运为主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镇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户达1740户,初具规模的农家乐达65户,年接待能力达20余万人次。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财政增收和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三、抓管理保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大兴。一是搞好社区管理。抓好流动人口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组建两个“乡土艺术团”和两个老年体育协会;积极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搞好社区亮化、绿化、洁化、硬化等工作;切实加大居民的再就业服务,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机制,积极增设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体育文化事业,全镇13个村(社)都按规定修建了村(社)卫生室,配备了卫生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4%,同时抓好镇、村、社区文化中心、健身活动中心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三是抓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低保金的发放标准。认真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镇参保人数为14166人,参保率达83.6%。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城市中心敬老院,孤寡老人的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千方百计帮助残疾人就业,使有就业意向、具备劳动能力的20名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着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通过资金帮扶、介绍项目、传递信息、技术培训等帮扶措施,使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四是完善平安乡镇创建工作机制。完善了“大防控”、“大调解”、“大宣教”等机制,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典型创建工作等,有力地促进了平安镇建设工作。

通过三措并举,大兴镇先后获得省、市、县 “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乡镇”、“文明小城镇”、 “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2621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4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3元,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报: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党员领导同志,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市属驻宁各有关单位党组织,

    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                  

                                       (共印1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