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宁蒗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正稳步推进。计划将惠及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学生35333名(小学25969人,初中9364人),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9所。专项资金到位1589.99万元(2011秋季学期530万元,2012年春季学期1059.99万元),已全部及时拨付到位。
主要做法: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县教育局召开了7次校长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县、乡镇两级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制定了本校和辖区内学校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现已全部审核备案。县、乡、校三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机制责任体系已建立。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县除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外,县级财政每年将每人每天补助1元用于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肉食补贴补助资金。县财政投入75.6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明卫生工程建设等。三是全力改善供餐条件。教育局统筹项目资金,按照“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对食堂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配备食堂设备设施。目前,利用学校原有校舍维修改造食堂42所,新建灶116口;搭建彩钢结构食堂8所,面积475平方米,新建灶24口。县教育局统一采购冰柜、消毒柜、热水器各78件套分发各至各学校食堂。四是从业人员配备齐全。食堂从业人员一部分从校舍布局调整的部分教师中产生,师生和师班比所产生的富余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从事食堂工作;同时县人民政府已落实500名临时工,向社会招聘具有一定烹饪技术,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人员,经培训后从事食堂工作,其工资每人每月600元。五是资金监管到位。县财政局设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专户,资金由县教育局财务中心统一管理。县教育局财务中心设立资金专户,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按规定将资金划拨到各校,各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人员按月到财务中心报账,账务核销实行四级联签制。同时每学期由县纪委牵头,会同审计、监察、财政、教育等部门人员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杜绝套取和虚报冒领补助行为,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六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供配中心”,对各校所需米、面、油、酸醋、蛋、奶大宗食品原料通过评审招标确定供货商,实行统一配送。七是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机制。由宁蒗县教育局协调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对从业进行培训。7月底已在贝尔中学对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食堂管理员共170余人进行业务培训,对考核合格的人员给予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