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宁蒗县:在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22 11:39:55    点击率:76

在全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宁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卢堡生

201259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县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光银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今年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一年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对今年至明年初这一阶段的工作作一些安排。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宣传思想工作紧扣主题,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针对性、实效性,理论武装工作深入人心

1、扎实开展理论宣讲活动。结合前段时间我县开展的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自去年4月开始,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以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宣讲团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巡回宣讲,就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观等相关内容的宣讲报告会26场。同时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干部培训,举办青年干部、新闻通讯员等各类培训班9期。

   2、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的热潮。自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丽江市第三次党代会、宁蒗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分别召开以来,宁蒗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通过宣讲、座谈、研讨等各种形式学习宣传,宣传部领导亲自带头赴乡镇或深入文化部门进行宣讲和研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一系列政策以及市委书记王君正、县委书记杨光银在市县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共组织各类学习报告会22场。同时,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除了开展好中心组学习外,要切实抓好本辖区、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群众的传达学习,确保学习贯彻到位,不留空白、死角,掀起了全县学习贯彻市县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热潮。 

3、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学习调研活动。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从5月开始,认真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评选报送了24篇优秀征文参加市里征文评奖,其中5篇分获一、二、三等奖。扎实开展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等专题调研,形成《宁蒗县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工作探索》等6个方面调研报告。精心编写《宁蒗县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实用教育读本》,向全县15个乡镇80余个村委会印发10000余本,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抓好主动权、主导性,严格把握舆论导向

1、抓好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为重点的主题宣传。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宣传这个重点,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实施“五大战略”、“三个推进”的重大举措,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县委十届十次、县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的新进展新成效。尤其是加大了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的宣传。

2、认真搞好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围绕市县委关于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活动的有关要求,精心策划了7项主题宣传纪念活动,制定下发了《中共宁蒗县委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加强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对系列庆祝及纪念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和部署,突出重点,把握节奏,保证了各项庆祝纪念活动宣传和教育效果。通过活动的开展,在我县掀起了一股爱党、爱祖国的红色热潮。

3、认真搞好县“党代会”、“两会”、乡级换届工作的宣传报道。拟定具体可行的宣传报道方案,抽调广电、新闻办等相关部门骨干力量组成宣传报道组,及时、准确、全面地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两会”以及乡级换届工作精神宣传到基层。在《丽江日报》宁蒗新闻版和县电视台开辟栏目,采写和播放“党代会”、“两会”、乡级换届工作新闻稿件38篇,造成了极大的宣传声势。

4、严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主管部门在工作中,努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热点、理性合法表达诉求。在遭遇媒体危机或敏感性问题时,努力做到先人一步、先声夺人,把话语权、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上,先后妥善完成我县著名宗教界人士罗桑益史活佛圆寂后的善后宣传任务,特别是化解了2011年末发生的金安桥电站移民长期缠访未果求助媒体一事、二级路劳资纠纷引媒体介入等一些棘手的问题。

5、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的领导。一是按照“坚持正确导向、反映时代面貌,满足人民需要、适应市场需求,抓好全面报道、突出重点亮点”三大任务的要求来制定全县新闻报道工作重点,提高我县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建立健全经常性人才培训制度。有针对管理干部的,有针对基层宣传委员的,有针对新闻通讯员的,以此来提高基层广大宣传文化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和改进政务新闻报道的意见》、《新闻通讯员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县级新闻媒体宏观管理和量化管理力度。宁蒗电视台实施绩效工资制,鼓励记者深入基层群众采访, 2011年,新闻中心共播出新闻1491293条,彝语新闻112748条,在市电视台《区县来风宁蒗篇》播出54期。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新闻通讯员积极性等措施,丽江日报宁蒗版的办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增强辐射力、带动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1、推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工作。自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工作启动以来,通过向全县广大农村印发《宁蒗县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实用教育读本》,在县城及公路沿线乡镇悬挂横幅、永久性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栏,在省级、市级媒体上进行密度较高的规模报道等等,形成了较为浓郁的宣传氛围,为这项工作顺利转入整体推进阶段打下了基础。

2、大力培育、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201111月开始,宣传主管部门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层次的原则,采取组织发现、评选表彰、群众推荐、深入挖掘的形式,以平民典型为基础,把典型的培育、宣传和学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动,对各乡镇各部门推荐上报的先进典型,县文明办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先进典型所在地和单位调查核实,并统一组织新闻媒体,按照前期准备、深入采访、撰稿审稿、集中报道和后续宣传等五个步骤推出先进典型。经过全县各地各部门层层遴选并报请县委批准后,最终选出2011年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五类道德模范10人,提名奖7名;“美德少年”10名,提名奖5名。同时,选择在岁末年初之际高标准、高规格地召开“‘道德的力量’宁蒗县首届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表彰晚会”,增强了宣传效果,增大了先进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注重策划、拓展渠道,切实抓好外宣工作

1、科学策划外宣工作。坚持选题策划及一事一策划, 9月初,召开新闻宣传选题策划会议,邀请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商议宣传方案,研究确定出4个关系我县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一些大事作为重大宣传专题,并组织力量精心制定策划方案,深挖新闻资源。陆续邀请中央电视台、《云南日报》、《丽江日报》等新闻媒体来采访,据统计,从去年2月到今年3月,共有118篇报道在省级以上报纸或电视台刊载(播出),扩大了对外宣传领域。与此同时,与丽江广播电视台合作,集中策划并推出了12月“宁蒗宣传月”活动,在丽江电视台、丽江广播电台、丽江网络频道上共集中播出(刊出)“金色小凉山”系列专题片25期,新闻40余条。有重点、高密度、大篇幅的总结、宣传、报道了宁蒗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成绩和经验,扩大了外宣声势,造成了良好的影响。

2、搞好外宣接待。尽力支持和协助来我县采访采风、考察调研的中外记者、文艺界人士,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宣传资源。去年,我部接待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社等40多家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共计307人次。同时,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联系,积极配合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民族时报》等媒体记者在我县的采访工作,搞好中央、省、市媒体联合采访活动的接待;去年10月底,在姚明探访宁蒗-姚基金希望小学之际,利用名人效应向各媒体提供了真实可靠的采访信息,借助媒体之手将宁蒗经济社会各方面呈现的亮点宣传出去。

3、配合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共接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云南日报、丽江日报、山东大众网、云南通讯、求是杂志社、国际广播电台走基层活动采访团等数家媒体记者69人次,特别是央视新闻中心记者在我县拉伯乡加泽完小及新营盘中心校采访学生住宿难、永进完小等高寒山区学生“过冬难”问题在节目中播出后,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向爱心企业募捐五十万元帮助加泽完小修建新宿舍楼,解决了学生住宿难问题;宁蒗县高寒山区学生“过冬难”问题等得到有效解决,并促成了长效机制。此外,《云南日报》记者在我县深入采访后在报上刊登了题为《小凉山巨变》的深度报道,为我县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强势推进文化建设

1、加强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去年五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着力实施包括“文化倡导工程”、“文化设施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保护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发展 “八大工程”,落实了3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为我县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

2、科学制定远景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文化工作,县委、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实施“旅文强县”的战略思想,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旅游文化产业列为宁蒗培植壮大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除制定出台了 “旅文强县决定”外,各职能部门着手制定了《宁蒗县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宁蒗县文艺作品奖励制度》等,将在近期内出台实施。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年来,组织举办了2011年春节大型专场文艺晚会、小凉山火把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积极参加了丽江市春节联欢晚会,努力展现宁蒗文化;组织了中华颂歌献给共产党为主题教育启动仪式暨庆祝云南省关工委成立20周年专场文艺晚会;组织“六一”儿童节专场文艺大型演出;成功举办建党90周年大型唱红歌比赛和颁奖晚会大联欢活动。乡镇综合文化站也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在节假日先后组织开展篮球等综合性文体活动80余场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县城及乡镇先后组织大小型文体活动共140余场,演出节目累计达1000多个,观众达15万余人。

4、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为主体的县民族文化中心建成竣工;建成91个农家书屋、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53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实施完成2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乡镇文化体育场。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积极推进;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了“一乡一站”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得到有效维护,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8%。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强化执法工作,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加强民族文化保护,调查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19个,入选市级名录14项。

5、文艺事业蓬勃发展。一是鼓励和推动“小凉山诗歌现象”继续发展,涌现出一批文学新人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些小凉山作家获取了全国奖项。二是以歌曲和舞台艺术为主的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以县政协和建华主席牵头制作、富于宁蒗地域特色的《我是宁蒗人》为代表的16首宁蒗组歌,一经推出,受到县内外的广泛好评,目前正在进行MV后期制作中。广场舞蹈《体且啦》、《甲嗟舞》,小品《冲突》、《回家过年》以及书法《泌园春雪》等一批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不等的奖励。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团结奋斗。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