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宁蒗县抗震救灾一线:共产党员撑起一片天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31 23:03:22    点击率:81

宁蒗“624”地震发生后,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困难最大,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广大党员的身影。

总支书记心中装着的都是百姓

    灾情发生以来,永宁乡泥鳅沟村总支书记那塔松娜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全村524户农户,吃什么?住哪里?他日夜操心着。他说,这每一个农户,每一个灾民,能不能吃好,睡好,是他如今最大的牵挂。

地震发生的时候,这位摩梭汉子有些惊慌。看着身边的群众,想着自己的职责,他马上镇静下来,“慌有什么用?我必须站出来,和村里的57名党员一起,救人救灾!”他马上召集全村的共产党员,分几路查看村里的受灾情况,第一时间抢救受灾的群众。几个小时里,他跑遍了泥鳅沟村委会所有村民小组。哪家有人生病,哪家受灾最重,他都摸得一清二楚。那塔松娜说:“524户,一户都不能冷着饿着!”

他组织党员们组成抗震救灾突击队,并设置了村抗震救灾值班室,与村里的党员一起24小时值班。救灾物资一到,他立即就带领突击队有序地发放物资,发放完物资他又带领突击队去帮助灾民搭建帐篷。当夜幕来临,灾民都住进帐篷的时候,他和他带领的突击队又开始夜间安全巡逻了。

称职的党员干部 “不称职”的父亲

熊世军是永宁乡党委副书记、乡武装部部长。24日地震发生后,他已经7天没有见过妻儿一面。从地震当天下午4点半一直到晚上11点,他一连跑了9个村民小组,安抚百姓,抢救伤员,他时时事事都冲在最前面。9个村民小组的情况他摸得清清楚楚,但问起他自家的情况,他却愣是不了解。

熊世军的同事和文东,是乡政府的年轻党员,两个月前才当了爸爸。地震发生后,和文东硬是让妻子背着孩子先回拉伯老家,自己却留在乡里和乡政府的同事一起帮助村民开展抗震救灾,妻子担心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他却一直顾不得接。

 请党组织在抗震救灾行动中考验我

在救灾物资接收发放处看见达巴甲泽的时候,这个个头一米八的摩梭汉子,已经熬得双眼通红。带着一身灰尘,这个正在考察期的预备党员连长正指挥着他的民兵连队,为灾民装卸、搬运一批又一批的救灾物资。天气不热,可他们的脸上一直流着汗水。6.24”地震,灾民需要的两千多顶帐篷和大米、棉衣等物资都是从县外运送来。每天早上八点开始,连长达巴甲泽就与他的战友一起开始装卸、搬运物资,基本上每天都要干到晚上十点以后。他们不仅要把物资从运送车辆上卸下,而且还要根据各个村委会领取数量,再把物资装上前来领取物资的车辆,分发到受灾的农户。就这样不停的装、卸,很多时候,一批物资刚刚装卸完,另外一批又到了。达巴甲泽安排战友进行简短的休息,自己却又冲上去搬抗物资。整个物资收发处的人都说,这个“红眼”连长太辛苦了,就没见他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有干过的时候。在他的感召下,民兵连散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震后两天内即卸载、搬运救灾物资200多吨,装载救灾物资100多吨。他们用自己的奉献把肩膀上承载的重量变成灾区群众生活的保障。

抗震救灾的前线,共产党员们忙碌的身影、朴实的话语,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为灾区群众撑起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