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作者:丽江四群办    发布时间:2012-08-22 09:13:12    点击率:74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校380名教职员工, 239名教职工党员,十个党总支,一个直属党支部,37个基层党支部,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强化现代管理、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为活动目标,以“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做优秀、先进模范”为主线。本着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党群共同参加、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党群共建”活动,党总支和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教职工党员积极开展了“争做德才双优的党员干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学生党员积极开展了“争做成才表率”;工会和各部门开展了争做“德教双馨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乐于奉献的优秀工会干部”,“争创先进工会小组”等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先争优”活动。

围绕中心 创先争优

    学校创先争优党群共建活动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及“新校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制定了推进各系各部门科学发展的规划和措施,着力解决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各系各部门根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检查自身工作,找差距、找弱点、找问题、找原因,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体教职员工不计个人得失,党员干部带头加班加点,高质量地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专业剖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管理文件的全面修订和建档工作。在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工作中涌现出12个先进集体、63名先进个人;学生工作获省高校工委、省教厅“201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高校工委、省教厅“2011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集体”;省教厅“云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有三名党员获得高校工委2011年度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个党总支获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立足岗位 创先争优

    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立足丽江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生物资源开展科研活动,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教职工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项,公开发表论文198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出版了多部专著及教材,有9部著作获得丽江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占资助著作的31%;以“民族打跳”为题材申报的《以“民族打跳”为载体,全面推进滇西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思政司颁发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云南省仅有两所高校获奖)。经省教育厅批准“导游专业”为云南省高校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为云南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现场模拟导游课”、“英力克英语口语课”、“教育学”为云南省高校精品课程;“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民族村”、“王府酒店”为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科研工作和特色专业建设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构建和谐 创先争优

    为大力营造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工会组织大力倡导和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针对新校区离城远、交通不便、治安复杂、医疗条件比较差的特殊情况,广大党员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积极参与学校安保工作,与保卫处的同志一道及时化解了多起可能发生的治安事件和学生夜间突发重病等紧急事件。倡导和积极开展教职工互助互济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向丽江市慈善会捐款12471.00元,为中文系患白血病的学生献爱心捐款8135.00元,为邻村火灾受困村民献爱心捐款6290.00元。组织教职工参加市妇联组织的交谊舞比赛荣获“组织奖”;参加市委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荣获一等奖;工会工作获市总工会“2011年工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数理系获丽江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先进集体”称号;市妇联授予学校妇女工作“巾帼文明岗”称号,为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主力军的作用。

选树典型 创先争优

     为了让广大教职工“学有目标、比有榜样”,学校注重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2011年学校评选表彰了1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7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3名“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政治辅导员”;4个“优秀基层工会组织”、19名“工会活动积极分子”;表彰奖励了18个“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12个“升学就业率先进单位”; 11名教师获得了“课堂教学竞赛”奖。

    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党群共建活动,全体教职员工出色的完成了学校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