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玉龙县太安乡“四群”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
作者:丽江四群办    发布时间:2012-08-21 10:46:35    点击率:78

    在“四群”教育活动中,玉龙县太安乡抓住被列为省级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乡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从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保民利、聚民意等方面,对全乡干部职工提出指标化、具体化、规范化的要求,全力推进全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突出重点抓下村入户。一是调整住村要求。充分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将干部下乡住村改为下乡入村,既保证了各级干部职工必须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又避免了给群众增添麻烦、增加负担。二是改进包村方式。6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各挂钩一个村委会,做到多方争取资金,认真负责挂钩村在村道硬化、产业发展、解决人畜饮水等方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175名乡属职工分组联系村民小组,做到熟悉了解挂钩村民小组的情况,帮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针对挂钩联系组的不同情况,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整治不良习俗带动村风民风,倡导群众发扬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三是广泛走访群众。深入群众开展走访活动,201212月份走访9个村民小组,驻村调研8次,召开群众工作会议21场次,参加群众1000多人,收集民意36条。在走访中做到不居高临下说官话、不一知半解说错话、不张扬卖弄说大话、不高谈阔论说空话、不牢骚满腹说气话、不自以为是说瞎话,在与群众真心交融中摸清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思路。

    坚持特色抓产业发展。一是马铃薯产业通过千亩种薯基地、4.0万亩高产创建基地、订单农业等的有序发展,不断推进规模规范化种植,将太安“马铃薯之乡”品牌做大做强。二是秋油菜产业在做好万亩高产创建的基础上,走品牌商品化加工和特色产品的路子,积极推进生态香油认证工作,力争将菜油打造成丽江新的旅游特色产品,打开国内高端市场。三是加快观光农业开发建设进程,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以马铃薯、秋油菜产业为基础,依托天然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农业景观带及旅游接待特色村建设项目,努力打造一条集生态观光(洋芋花、油菜花)、科普基地旅游(高美古天文台)、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麦红军墓)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为太安发展培育新亮点,为玉龙旅游增加新内涵。四是大力培育发展经济林果业和开发林下资源,力争把太安建设成松子、海棠果基地和游客采摘野生菌基地。

    坚定不移抓民生工程。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加强教育十五条措施,继续落实两个大学生在读家庭和因学致贫家庭的扶助机制,通过民政、财政、扶贫等综合行政手段使全乡形成尊师重教、重视科教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实施整乡推进项目为契机,目前投入资金4700多万元抓好以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三是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北京星光国际传媒度假区、南方电网500KV开关站、丽香铁路、大丽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四是及时、足额、依法、公平、公开兑现各类民政和支农惠农资金400余万元,不断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家庭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问题。

    持之以恒抓信访稳定。针对全乡存在的部分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农用拖拉机数量多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大开发、大建设中的矛盾纠纷等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加大对综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强化“平安乡镇”创建工作;转变工作方式,注重运用民主法制、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等有效形式,依法处理政务、经济事务和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推广“以奖代补”、“以案定补”等激励方式,切实调动乡村两级调解组织的积极性,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全力以赴抓督查考核。严肃纪律,强化考核,乡纪委建立完善督查和问责机制,采取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经常性督查与阶段性督查、随机抽查和走村入户暗访等方式,了解掌握挂钩联系领导和职工的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四群”教育深入开展。乡“四群”教育办公室加强对挂钩领导和职工的考勤管理,采取乡挂钩村和挂钩小组发放《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情况核实表》的方式,全面掌握和检查挂钩领导和职工的挂钩联系工作开展情况,对未完成挂钩联系任务的,责令其及时整改,并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