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金江乡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 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新路
作者:区四群办    发布时间:2012-12-31 12:54:10    点击率:89

  

  古城区金江乡党委、政府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创新性地开展龙开口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的工作机构。挂牌成立了群众工作站,5个群众工作室,选聘了34名群众工作联络员,制定了《群众工作联络员工作量化考核细则》。邀请区委群众工作局、政法委、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对群众工作站(室)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了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
  实行领导干部分片挂钩制度。乡内副科级以上干部分片挂钩到5个村委会,书记、乡长及人大主席分别挂钩到移民工作任务重、困难多、问题复杂的产构、金江、江边村委会,进村入户,和农民交朋友,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收集到第一手信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困难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
  狠抓素质提升工程。一方面对全乡党员干部进行感恩教育,树立“没有金江就没有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观念。通过开展“做一天农民”、“访贫问暖”主题活动,使党员干部切身体会群众疾苦,树立亲民为民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对群众工作联络员和村委会干部培训《移民政策》、《信访条例》等政策法规,使党员干部掌握党在农村的政策。制定出台了《金江乡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对农民的道德伦理、理想信念、政策法规、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群众素质,逐步形成了“干部为群众谋利,群众为干部着想”的和谐氛围。
  创新民情联系方式。一是发放民情联系卡。制作了干部民情联系卡,写明干部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发放到所有农户,确保群众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有困难可以及时求助,有意见可以随时反映。群众通过民情联系卡经常向乡干部反映断电、断路、生活困难、邻里纠纷等问题,并得到了及时解决,畅通了干群联系渠道,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赞誉。二是设置民情联系公示栏。金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老百姓到乡政府和站所办事通常要走几个小时山路,有的时候工作人员下乡或出差不在乡里,群众走了冤枉路,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针对这一情况,在5个村委会设置了民情联系公示栏,公布了乡机关、各站所负责人及办公室的联系电话,群众到乡里办事之前可事先和负责人取得联系,约定好时间,不跑冤枉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开展乡领导家访制度,变上访为下访,乡副科级以上干部定期不定期到有矛盾隐患的村组家访,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宣传政策法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龙开口水电站移民工作中,很多村民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对补偿政策不满意,多次出现了上访苗头。为此,乡里及时组成工作组先后30多次到农户家里,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讲解相关法规政策,对能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由于政策原因,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说服。截止目前,金江乡龙开口水电站移民外迁任务已提前全面完成,涉及外迁的225 户864人已全部在西哨建房。通过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了“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
  加快发展,民富则安。区委出台三项惠民政策以来,金江老百姓建设幸福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数字电视安装、村道和院内地面硬化。为增加群众收入,乡党委政府坚持走“长短相结合,上下两条线”的产业发展路子,在巩固烤烟、核桃两项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干部+能人+产业+群众”的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华坪、永胜大安、玉龙鲁甸考察学习产业发展先进理念,组织产业技术培训班,出台产业补贴及小额信贷扶持政策。目前全乡试种魔芋、重楼、摸摸香200多亩,两年累计发放产业发展小额信贷670 万元。通过产业发展,激发了广大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潜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