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劲梅)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连年增加,各类农产品供应充足,特色产业效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工作呈现出8大亮点: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农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42.6亿元增至2015年的81.76亿元,增幅达91.9%,年均增长13.93%;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6亿元增至2015年的45.97亿元,增幅达76.81%,平均增长12.07%。二是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粮食播种面积由2010年的190.8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00.6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10年的43.38万吨增至2015年的51.15万吨,年均增幅3.35%,2013年跨越50万吨大关并连续3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人均有粮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特色经作量效齐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由2010年的55.47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85万亩,产值由2010年的12.7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9.57亿元。四是山地牧业稳步增长。年末大牲畜存栏由2010年的55.64万头增至2015年的62.72万头,增长12.72%;肉类总产由2010难的10.19万吨增至2015年的14.15万吨,增长38.86%,生猪、肉牛、肉羊产量分别由2010年的7.27万吨、1.14万吨、0.75万吨增至2015年的10.97万吨、1.46万吨、1.02万吨,分别增长50.9%、28.07%、36%。五是淡水渔业加快发展。水产品产量由2010年的1.16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1.79万吨,增长54.3%;2015年水产值达4.04亿元,较2010年的1.88亿元,增加2.16亿元,增长115%。六是农业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农业落地招商引资共15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加6.2亿元,增长41.3%;全市农业龙头固定资产达2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累计达120.1亿元,累计销售收入100.7亿元。七是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563元增加到2015年的7924元,增长122.4%,年均增长17.3%。八是质量安全保障有力。配合农业部进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及自行组织的水果蔬菜农残检测、瘦肉精检测、水产品监测等合格率均超过国家标准,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重大动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