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班子 带队伍 谋发展 创业绩
——华坪县通达乡党委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近年来,通达乡党委高举创先争优旗帜,强班子、带队伍、谋发展、创业绩,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个坚持”强一流班子
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做好通达乡各项工作的基础。乡党委一是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乡党委制定了党委工作制度,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划定了班子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二是坚持集中学习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执政能力。乡党委坚持每季度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每周一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全体班子成员的整体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普遍提高。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团结力和战斗力。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班子成员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四是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动性。年初,乡党委将年度及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逐项分解到班子成员,责任到人,充分发挥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动性。
“五项措施”带一流队伍
在队伍建设上,从五项措施入手,锻炼出一流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乡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乡党委先后建立民情联系、党员教育培训、流动党员管理、授旗评星、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和乡村组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以及党员权利保障、作用发挥、困难救助和终身关怀四项机制,加强考核管理,使干部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工作热情。二是加强党员管理教育,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建立了乡村干部和党员的“三述两评”制度。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壮大党的队伍,2011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13名,发展新党员11名,基本上都是致富带头人或专业技术带头人。三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党群互助共进步。乡党政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党支部,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名贫困党员,每位党员联系一名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同时,设立了“党内帮扶专项基金”,对困难党员、老党员给予帮扶。四是开展创先争优“四亮四创四评”等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即亮流程、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干劲,创优质服务之星、流动红旗标兵、创党员示范窗口、创人民满意支部比成绩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自己评、群众评、领导评、组织评”找差距,提高群众满意度。五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深入挖掘 “身边典型”,涌现出了双龙村党支部、乡教育支部等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丁蔡东、文思勇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促进了各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六个争先” 创一流工作业绩
乡党委突出六个主题,在推进追赶跨越的实干中创先争优。 一是在产业发展上争先。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百姓做好“山里、地里、圈里”三篇文章。2011年全乡核桃种植达5万亩,产值300余万元,花椒种植达4800多亩,产值680余万元,林下种植中药材2533.5亩,实现产值85万元;种植优质烟叶4700亩,交售烟叶13456担,实现产值1310万元, 种植蔬菜6000多亩,产值达到850多万元;牲畜存栏3.2万头,出栏0.84万头,禽类存栏4.5万只,出栏2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1200万元。全乡农村总产值收入达5900万元,同比增长6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85元,增长50.2%。二是在改善基础设施上争先。2011年,乡党委班子成员采取“5+2”、“白+黑”工作法完成了600多万元的乡村道路改造、硬化,350万元的黑塘河流域治理工程,投资三亿多的腊姑河水库顺利实现了截流,开始大坝填筑,完成了投资95万元的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建设卫生厕所200座,新建水窖96口,架设输水和灌溉管网30公里,建沼气16口,蔬菜育苗棚162座。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上争先。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实施了通达村6、8组,白姑河村1组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4个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完成了100户民居抗震加固,110户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和110户房屋美化亮化。四是在社会事业建设上争先。结合“四群”教育活动,对我乡经济社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了家底和民情。整合教育资源,完成了通达中学的撤并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乡连续3年无超生。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宣传、收缴工作,2011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27%。五是在和谐平安建设上争先。在乡村两级专门设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构。2011年共接访群众75人次、排查农村不稳定因素79起、矛盾纠纷32起,调处纠纷80余起,未出现一起赴县以上上访事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六是在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上争先。乡党委以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傈僳族歌舞)之乡”为品牌,积极进行“以党建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组建了傈僳族文艺队和彝族(他留人)文艺队,将党内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和群众聚会的机会传唱、表演,对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进行使潜移默化的教育。(来源:丽江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