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大写平凡人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24 09:19:50    点击率:264

大写平凡人生

——追记全国优秀教师、永胜县优秀共产党员、星湖中学校长芮茂福

 

20111027日,一个平凡的日子。伴随着初冬的寒风传来一个噩讯:年仅48岁的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星湖中学校长芮茂福老师于1027日夜不幸去世。当晚,他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亲自督查学生自习,把走读生送走,又返回学校检查住校生的就寝情况,一直到深夜,终因操劳过度,心力交瘁而突发疾病,经医生全力抢救无效而身亡。

闻此噩耗,家人昏厥,亲友痛心,师生悲泣。

他走了,累死在教育这块三尺讲台上;他走了,安静地闭上了疲倦的双眼。他终于可以休息了,永远地不用操劳了!

亲友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敬献花圈的人流络绎不绝,有老师、有学生、有医生、有商人、有农民、有领导……有教师为他写下挽联:“呕心沥血于工作,两袖清风撒人寰”;“劳死累死操死痨校长,为党为国为校芮茂福”。永胜县教育局领导深情的说道:“芮茂福同志以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描绘了绚丽多彩的人生轨迹,演奏了荡气回肠的人生乐章。芮茂福同志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

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校长何以受人如此爱戴尊重?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带着诸多疑问,人们走进了那个他生前工作过、战斗过,让他执著不舍的学校,走进他生前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点点滴滴……

善从细节抓管理的校长

坐落在滇西北高原明珠程海湖畔的星湖中学是永胜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于1968年创建,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60多人,教职工81人。面积不算大,但布局紧凑,校园里一年四季绿树长青,鲜花绽放,干净整洁,书声朗朗。自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中考综合成绩名列前茅,受永胜县人民政府表彰奖励,市、县许多兄弟学校慕名前往星湖中学取经学习。

谁都知道,在星湖中学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除了有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和有一套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外,这一切的辉煌总是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的身影总是无处不在,让人难以忘怀,他的声音总回响在校园……这个人,就是原星湖中学的校长芮茂福。

熟悉他的人几乎都是这样评价的:芮茂福老师无论在哪里工作,当一般的教师,还是当校长,他的心中只有学校、只有学生、只有他心爱的教育事业。他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把全身心都倾注在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无怨无悔。他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座右铭,视教书育人为天职,视学校工作如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褒扬的话语太多了,仍难以言尽师生们的心声、家长们的尊崇,社会的肃然起敬。还是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工作,感悟他的一言一行,捕获他的点点滴滴,体味他的用心良苦吧。

走进现在的星湖中学,从大门进去一直延伸到校园深处的水泥路右侧,一字沿路并排的宣传板上有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有思德教育、励志的名言名句及芮茂福和老师们精心编写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五字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星湖中学优秀学子榜”——罗列出了历届星湖中学毕业后现在社会上成就斐然的家乡学子的名字及简介。

字当先、字当头、字着眼是校长芮茂福的管理理念。他始终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首位,列入学校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学生道德品质百分量化管理与班级百分量化管理这一主线开展工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德育评定挂钩,班级管理与班主任的履职考核及绩效工资挂钩并与优秀班级体评选挂钩,与优秀班主任评选挂钩,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为了防微杜渐,因势利导,学校除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校会,各班家长会、法制会,成才校友报告会等传统德育模式外,由他带头,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反反复复找各年级各班思想行为有瑕疵的学生和学困生谈话,一个个地疏导和鼓励,无数次地陪同班主任家访,并巡回到各班举事例、讲道理。在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安排人员重点防守,以防学生抽烟、喝酒、上网吧及产生校园暴力和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从2003年以来,每晚下晚自习,芮校长和学校的保卫、值勤、值周教师和班主任分不同的方向将走读生送出1公里外,以防止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

因为芮茂福带头起早带早操,带头捡垃圾,带头深入课堂听课,带头向家庭困难学生捐款,带头成为优秀教师,所以校园总是整洁有序,窗明几净,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星湖中学逐步成为了一所优质中学。

芮茂福老师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学校领导需落实好学校管理中每天的每一个细节。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课余时间芮茂福老师总是勤转校园,他经常说,向辅导学生解答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师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教师就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辅导学生的教师会越来越多;早早起床陪伴学生学习,学生就有安全感和成就感;每天将校园的石块、砖头、棍棒捡掉,就可能避免了一次伤害甚至灾难;找优秀生谈话,就可能让学生更加信心满怀;找偶有过失的学生谈话,也许就拨正了学生的人生航向;找学生家长谈话,也许家长就不再放弃对子女的教育。经常巡视学生厕所、宿舍,学生就会多一些舒适;找新教师谈话,给他们提出目标要求,讲明从事教育注定清贫,注定辛苦,注定被社会边缘化,却能够实现人生价值,学校也许又多了一位优秀教师;多深入课堂听课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校本教研会更好地得到落实。多一些对课间操、早操的跟踪,两操会更整齐,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一点对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的检查,也许教师就少了一点懒惰;多开一次班级任课教师协调会,教研组长中考研讨会,也许就多得到了一份中考的喜悦;多巡视考场,也许考风、学风会更正;多表扬教职工,多找不尽职教师谈话,也许教风就更正。这一切,没有是很难做到的!芮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模范带头做的。

芮老师非常关心我们。我们清楚地记得,他是每天六点第一个到校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的人;每天下晚自习亲自带着老师送我们学生回家,然后再回学校巡查住校学生,十二点以后才离校休息;无论哪个班开家长会,他总会到场,与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促膝交谈。……校园里总是会有这样一个人在转悠:微驼的背影,清瘦的面容,严重的秃顶,单薄的衣着,低着头捡垃圾。他总对我们说:星湖中学是最美的乡村中学,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人人爱护她……可是现在,这个人再也不见了,留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和回忆——”说着这些的时候,星湖中学九年级172班的学生杨婉玲已是泣不成声。

捡垃圾,拿着手电筒站在旗杆下蹲岗送学生,晨曦黑夜,雨雪冰霜,风雨无阻。星湖中学的田永明老师如是说:我教书24年了,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校长。就拿捡垃圾来说,开始我和其他老师根本不理解,认为一个校长用得着亲自动手吗?可是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始终坚持如一。慢慢地,我们终于明白了——他只不过是以捡垃圾这样的小事、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别人。正因如此,在他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带动下,每个老师养成了提前或按时到校的习惯。

芮茂福老师待人真诚,非常关心同事。同事家中无论有任何事,他都会帮忙操持,亲友有难,他倾囊相助。无论路途遥远,还是深更半夜,他总是亲自到场,不遗余力。学校教师刘国春、刘加升、杨应科的丧事都是他一手操持的。1998年中秋节,刘国春因车祸身亡,每逢中秋节这一天,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要赶赴当年刘国春出事的地点去祭奠,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只是对自己,他却从未认真对待过。

披着毛毯守夜的老师

为了教育好孩子,他可是费尽了心思,耗尽了心血,甚至是置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于不顾。原程海二中教导主任、现已退休的余波老师这样评价芮茂福老师,并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2008年还是在程海二中当校长的芮老师,在夜间巡查中发现,有几个住校的调皮学生一到深夜就从学校的厕所围墙倒塌的一个缺口处爬出去玩或是上网。连续几个晚上,芮老师一个人披着毛毯蹲在又臭又潮的厕所矮墙外守候至深夜,一次,当余波老师找到他时已是一点左右,时近深秋,天气变凉,露水打湿了他的头发,裹在毛毯里单薄的身子瑟瑟发抖,可是他全然不顾。余老师劝他休息算了,他说:再等等!会有结果的,学生总是半夜溜出去,会很危险,我得早点制止他们,教育好他们。果然,没过多久,张永军、毛红军两个翻墙出去玩的调皮学生被芮老师带回学校……

去年冬季,星湖中学七年级185班出现了学生的钱、物连续被盗的情况,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恐慌。芮校长知道后,初步判断是有人翻墙进入学校作案,于是,一到晚上他就裹着毛毯躲藏在校园的草丛里守株待兔式的等候抓小偷,连续好几个晚上,其他老师受不了冷冻已坚持不住了,但他仍劝着说,再等等,今晚应该会出现。十二点钟左右,一个矮小的黑影敏捷地从围墙上跳下来,被芮校长逮了个正着。一看,原来是一个十来岁左右的孩子。芮校长没有责难他,了解了情况,知道他是中学附近村子的一个失学孩子后,当夜带着孩子找到了他的父母,并一再告诫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过了没多久,在芮校长的多方努力下,那位失学的孩子又重返了校园。

现任星湖中学副校长的陈怀开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芮校长了解到了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准备晚自习结束后到程海湖边去过生日。芮校长当时并没有制止,而是披上毛毯带着陈老师抄近路早早地来到离湖边有一定距离的隐蔽处等候。果然没多久,几个男女学生有说有笑地来了,他们燃起了篝火,放响随身听快乐地开起了生日PART。陈老师正想站出去制止,芮校长拦住他,低声地说:别惊动他们!说完裹了裹毛毯,继续蹲着,观察着周边有没有异常。当时已是农历12月份,夜里海风刺骨,霜厚露重,陈老师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不停地哆嗦,衣服单薄的芮校长虽然裹着毛毯也是全身颤抖。陈老师说,芮校,天太冷,回去算了!”“等学生安全回去了我们再走!陈老师心中涌起一股热浪,说不出的感动和钦佩。

关于芮校长披毛毯的故事还很多。他去世后,人们难以忘怀他总是披着毛毯深夜在校园里巡查;他把自己的宿舍让出来留给住房紧张的夫妻老师,自己则裹着毛毯睡在办公室值班;甲流爆发时,把自己的宿舍让给那些发高烧的学生住,并每天亲自给他们量体温、熬药、送饭,寸步不离地关心、安慰、鼓励学生,困了,裹着毛毯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睡个囫囵觉……“毛毯校长毛毯老师的称号,在师生们中传开了。

芮老师这样一心为学生的例子不胜枚举——

让孩子在适当鼓励中生活,将学会自信;在适当表扬中生活,将学会自尊。适度鼓励和表扬是激发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调动其积极性和上进心的催化剂’”。这是他在省内的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让孩子在适当表扬中生活》中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在二十六年的教育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芮茂福在程海镇当民办教师时,班上有一个叫芮如练的女生,已经读了三个一年级,成绩一直很差,老师说她不成器,同学们笑她一年级万岁;芮老师却鼓励她说你以后一定会考第一名,其他老师和同学都不相信。没想到期末统考时,芮如练真的考了同年级三个班的第一名,并从此成了学校的好学生。

1992年在东山乡半宿制学校任教时,一次,一个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背着芮老师把学生领走了。芮老师闻讯后,拨腿便去追赶,一直跑了两个多小时才追上学生和家长,软磨硬泡硬是把学生劝回了学校。当了解到这名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继续供他读书的情况后,主动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买来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送到学生家中。芮老师的爱心终于感动了这位家长,他保证不让孩子中途辍学。就是在这一年,芮老师所任的班级创造了学生巩固率100%的记录。

在程海镇小任教时,学校里有一个以芮某某为首的三人小团伙,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专做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曾多次被进当地派出所,老师和家长都已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芮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接近三个已被公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感化教育,竟然妙手回春,把三个孩子变成了班里的好学生。同事们向他讨教秘诀,芮老师说: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耐心,其次才是方法。

从他19849月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走上三尺讲台至201110月的猝然辞世,二十六年的风雨兼程,二十六年的无私奉献,二十六年的辛苦操劳,二十六年的耕耘与收获。生前,他常说:其实我只做了一些小事,竭尽所能地做好了每一件正在做的事。确实,在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芮老师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正是那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凝聚成一种宝贵的品质与精神,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人生之歌。

清贫廉洁的共产党员

走进芮茂福老师的家,令人震惊。一所典型的农家宅院,两层六个房间,除了一层中间做客厅的一间稍做装修(铺了廉价的地板砖,墙壁用白灰粉刷)外,其它房间的墙壁连石灰都没有粉刷,就基本保持了建房时的原貌。房屋左侧转角上楼的楼梯的水泥台阶坑洼不平,铁扶手锈迹斑斑,俨然是被风雨岁月侵蚀而留下的斑驳痕迹。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工作了二十六年、大部分时间还是担任学校领导——校长的家,一个修建了20多年的家。

据他的亲朋好友说,有搞装潢的学生家长愿意先为他装修好,等以后有钱了再付款,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就连这样粗糙的装修也是经不住亲戚朋友的三番五次劝说,才于前年由他的亲家带着原材料来简单弄了一下,按别人的话说仅仅是装个校长的门面而已。客厅里除了有一张人造皮革的老式沙发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而沙发也显然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皮革大面积破裂,露出了里面的海绵。芮茂福出生于程海湖畔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早逝,因家庭贫困,三个弟弟尚待扶持而无力继续求学,读完高中后就只好回到农村打拼,盘田种地,砍柴修路,什么都干过,也养成了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后来当了民办教师,以后又转为公办教师,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也保持着长期养成的习惯。

19999月,芮茂福老师调到东湖小学任校长。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芮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东奔西跑,向镇政府和当地老板讨来几吨水泥,带领学校教师利用假期义务劳动建水泥路道,修筑旗台,为学校节约了好几万元的建设经费。接着,又积极着手筹建教学楼,经多方奔走,终于在20013月得到上级的支持,决定把学校一幢七十年代修建的已成危房的教学楼拆除重建。经预算,工程总投资需26万元,除上级拨款,尚有8万多元资金没着落。芮老师与当地领导和同事商议后,决定发动群众捐款建校。在学校建设的四个多月时间里,芮老师从日历中划去了假期和双休日,在完成繁重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之余,没日没夜地跑捐款,跑建筑材料,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回家,有时发动群众捐款跑到深夜,回家仍不忘跑两里路到学校去转一转,看一看。为用好群众捐献的每一分钱,芮老师和参加建校工作的全体人员商议后作出规定:建校工作期间任何人都不得擅动哪怕是一分钱的集资款,收支帐目都要请群众代表审核,经代表确认签名后向群众公布。建校期间,虽然工作异常辛苦,但他和学校老师及工作人员从来没有用群众的集资款吃过一顿饭,上县城办理建校有关事宜也从来没有报销过一分钱,只是到在县城教书的弟弟家或是朋友家吃住。芮茂福逝世后,75岁的原星湖中学校长陈元林亲自为他守灵。他老泪纵横的回忆道:我退休后,芮校长把我聘为东湖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就是要利用我的关系和我过去的学生来争取项目和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东湖小学新建教学楼资金缺口近十万元,需要多方筹集。有一次,我俩到永胜烟草公司等部门集资,筹到八千多元钱,晚上赶不回去,我俩花了十一元钱吃了一顿饭,又花了十元钱睡了一晚上,他不准在学校的经费中报销,我提出两人平摊,他不同意,最后是他自己掏腰包出的。当时负责学校建筑工程的包工头贺福喜老板说:我搞工程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像芮茂福老师这样的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便宜都不占,对学校的事比对自己家里的事还认真。真正是大公无私,令人佩服!……

芮老师的儿时伙伴,现为某保险公司业务主管的芮如竹女士谈到芮茂福时,眼里噙满了泪水,她说,芮茂福常常讲:我要努力工作,教好农村里的娃娃,让他们将来走出大山,不再像我们一样贫穷!所以,他经常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钱资助学生,多年来,受他资助的学生不下百人。在东山乡工作时,因为他把钱都给了学生,没有钱坐车,每次从东山回家,都是走10多小时的山路,还说是为了锻炼身体。他上有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下有两个读大学的孩子,媳妇又在农村,没其他经济收入,全指望他那点工资。即便如此他还长期资助着杨凌燕、关少华等几名贫困大学生,可想而知,他的工资怎么够开支?今年91日,他打电话向我借儿子上学的钱,我取了3000元钱送到了他家里。十多天后,他来还钱,我说:先用着,等你什么时候宽余了再还,如果还紧,你尽管说!他说:不用了,不用了,那这钱我就先还别人。我的妹妹知道这事后,很是不解,对我说:这个芮茂福的校长当得真够窝囊的,欠债不说,连孩子的学费都要借!姐,你说说他,当官不为已,穷了谁都看不起!一次,我把这话转告了他,他很不高兴,阴着脸,严肃地说:我不想当官,也不想发财,我这辈子只想守好这些学生娃娃们就满足了,哪怕我再穷也不会弃……

芮老师真的是个好老师。在星湖街上开了20年服装店的个体老板芮永珍深情地说,我在街上,看到的事多,消息也灵。我的铺子旁边是一家网吧,我常常看见芮老师守在网吧外面一直到深夜12点,来上网的学生一见他就跑,有时,一大早又看到他蹲在了网吧外。我向他打招呼,他说,我来监督学生上网。网吧,是青少年的海洛因,我得帮他们远离毒品。去年冬天,天特别冷,我又看见芮老师守在那里,穿着很薄的衣服冷得全身直哆嗦。我对他说:芮校长,这么冷进来买件衣服吧,你可是从来就没有光顾过我的生意!他犹豫着,但在我的一再劝说下,终于拿出了140块钱,也是他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买了一套最便宜的西服。临走时,我又跟他开了一句玩笑:芮校长,你当星湖中学校长应该穿名牌才配。他风趣地说:不穿名牌也是星湖中学的校长,穿名牌的倒不一定是!不过,等以后有钱了,我一定来买两套,一套我的,一套家里人的。”……谈到这里,她无限感伤和追悔地说:哪知道,这是芮老师第一次跟我买衣服,也是最后一次!我不应该收他的钱呀!

一次,我又看到他在网吧门口守学生,我对他说:芮茂福,你当校长倒风光了,可侄媳妇在家又种田又顾老又顾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是校长,让她进星湖中学食堂做做饭也要比种田强得多!他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农村娃娃可怜,我得管好他们的生活,自家人在里面不利于我监督。这些事,你就别为难我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但用自己的钱帮助可怜的学生,甚至还把媳妇卖了猪和粮食的钱拿去帮学生……

芮老师真的太难得了!别的老师家长请吃顿饭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可我从来没有见他受请过,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带着媳妇到食馆里吃过一顿饭。一位学生的家长、星湖街上开食馆和旅店的徐女士说。

……

这就是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校长,有着全国优秀教师、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人啊!他走了,除了留下还得由妻子儿女们代还的他生前的欠账外,他又留给了我们什么,留给了社会什么?很多很多——在他几年前发表的一篇文章《苦难·幸福》里有这样一段话:家庭的苦难使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后来,得到了很多回报——工作到15年时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17年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奉献也报答不了党和人民啊!也许,这就是芮老师作为一名清廉的共产党员,一名始终心系教育、心怀学生的老师、校长留给我们和社会最朴素的注解。

常常不回家的父亲

人们听得更多的是人们关于褒赞和钦佩芮老师的话或事,可是现已在昆明读大二的他的儿子芮元泽的话却让人们颇有些意外:在别人眼里,我父亲是个好校长、好老师,但他在我眼却不是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他从来就没有好好管过我,管过这个家。我恨他!从小,他管我太少,虽然总是叫我多看书,布置给我作业,但等我拿起书,他就到学校忙去了。我在永胜读高中时,他上城开会、出差办事从没有到学校看过我。有一次,国庆节放假回家,我去打篮球不小心骨折了,叫他陪我去医院,可他却说,学校里还有事,叫你妈妈陪你去!现在我已读大二了,他从来记不住我的号码,每次打电话给他,他都是:喂,你好!请问你是哪个?当知道是我时,就说:忙!在学校,过会儿我打给你。可是他从来没有给我回过电话。他就是这样忙!忙!——我真不明白,有那么多老师,就他忙!我真的恨他!……

人们理解他儿子的心情,明白他儿子的想法。正如他时常对同事所说: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就是对党和国家负责。也难怪,无论是谁的儿女有这样一个父亲、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只为学生着想的父亲,谁没有怨言!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啊!只是芮老师呀,失去得太多太多了……

学校就是他第二个家。除了吃饭睡觉,芮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学校。常常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他们不知苦口婆心谈了多少回,不知跑了学生家里多少趟,使张风尘、刘东、陈彬、张智伟、徐志鹏、彭洁……这些学生终于幡然醒悟,拨正了人生航向;常常为了家庭贫困、孤儿学生四处找老板、托朋友,求人、拉赞助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才使杨凌燕、关少华、张银楠、张银源、余天华、余华梅、余绍丽、余绍华……这些贫困的莘莘学子有了展翅高飞的机会,得以展望美好的明天;常常就是为了学校的管理、为了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忘了回家,忘了亲人……

在二十六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芮老师只请过一天假。

那是1985年,老父亲因病逝世,他只请了一天假安葬父亲,第二天一早就含泪默默地走进了教室。198610月,芮老师的妻子临产,他始终放不下学生,硬是跑到学校上完课才匆忙赶回家送妻子去医院,入院刚三分钟,孩子便出世了,再晚一步孩子就生在了去医院的路途中。

芮老师在程海二中任校长时,有一次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回家了,家里的人意见特别大了,他也觉得太对不起家人了,忙完工作后就叫上余波老师陪同,在星湖街上自己掏钱买了条鱼回到家,对妻子和母亲说:你们看,连余老师都买了鱼来看你们了,你们苦点、累点也应该满足了!善良的母亲和妻子见他回来了哪还有什么气……后来,即便他调到离家只有1000多米的星湖中学任校长也是常常很少回家。

芮老师的长女、今年9月刚参加工作在县民中当教师的芮林霞边抹眼泪边说: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早出晚归忙学校的事情,常常忘了家里。我虽然是她的女儿,却很少见到他的面,每天,当我还在睡梦中时,他就已经离家赶赴学校,而当他晚上回家时,我已经进入了梦乡。一次,我妈妈得了胃绞痛,痛得在床上打滚,好不容易把父亲从学校找来送妈妈去医院,刚到街上,看见一个亲戚就对她说:麻烦你帮着把何菊兰(我妈妈的名字)送到医院一下,学生下自习了,我得去管!说着边看时间边往学校飞奔……一直到很晚妈妈吊完针回家,父亲也没有回来。那时,年幼的我也有些恨父亲的无情。慢慢长大了,才渐渐明白父亲曾对我说的一句话:丫头,很多时候学校的事情比家里的事大,只能舍小家顾大家!

生活中,父亲很爱我和弟弟,从小就严格要求我们,无论再忙总不忘我们的学习,从三年级起就要求我们每天坚持写日记,每次考试成绩得了优,都会让我和弟弟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常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一定要争取考出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命运是靠自己掌握的。弟弟厌学,父亲操了很多心,从没有放弃过。现在我当了老师,他很高兴,时常告诫我,一定要做个好老师,做个优秀的老师。

因为芮老师常常不回家或是半夜三更才回家,其中最担心他的是他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她老人家常常失眠,担心儿子那么严格要求学生难免会遭到不理解、不懂事的学生的报复。一次她听说儿子被几个骑摩托的学生撞伤造成轻度骨折后,又心疼又难过地对儿子说:你这个校长不要当了,多危险!儿子笑着说:老娘子,您别操心!我没事。他们的心智只是暂时被蒙昧,懂事后,自然就明白我的用心良苦了!之后,儿子依然故我,老母亲仍是半夜睡不着,只有听到儿子骑的那辆旧摩托异样的马达声从公路上响到院子里,她老人家才安然入睡……

都说,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可对芮茂福老师这样一个只要工作不要命,只要学校,不顾家或是很少顾家的丈夫来说,妻子这个角色的负担不知有多重。何菊兰,芮老师的爱妻——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却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虽然上有老人下有儿女需要悉心照料、养育扶持,但从来没有抱怨丈夫不顾这个家,默默无闻地在背后支持着丈夫的事业,30年如一日,从没拖过丈夫的后腿!田里种些什么,他一概不知;家里的鸡猪,他一概不管,全靠妻子劳作;丈夫病了,她陪他去看医生;丈夫血压偏高需每天服药她总是天天提醒,可他还是常常忙得忘了服药;丈夫无论多晚回来,她总是等着,并且为他去热饭打洗脚水;丈夫有什么得意的事或不如意的事都会向他倾诉,有什么悄悄话也会对她讲……

突然间,活生生的一个人,说不见就不见了!说走就走了!

程海呜咽,云山悲鸣。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芮茂福老师不是名人,但他却是众多同事和学生的偶像;他不是思想家,但他给了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厚度是可以把握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是因心灵而成为伟大,而不是显得伟大。芮茂福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用质朴的心灵和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的赞歌。———这,就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典范,是一个在争先创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来源:丽江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