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丽江先锋 永胜行动 ——永胜县争创“五先锋”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7 08:24:14    点击率:351

2018年,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基层党建巩固年”和丽江市委全面实施“丽江先锋”工程的部署要求,永胜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统筹谋划全县基层党建区域布局,点线结合,高起点规划打造“金沙江永胜流域云岭先锋党建长廊”,引导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争做带头学习先锋、脱贫致富先锋、产业发展先锋、文明服务先锋、社会维稳先锋,全面增强新时代党建工作引领发展的力度与实效,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全域谋划,转各自为战为系统设计。始终坚持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采取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紧、执行混乱、各自为战的困境。一是瞄准重点任务。紧扣省市“基层党建巩固年”8项重点任务、12个项目,制定“丽江先锋·永胜行动”实施方案、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等“1+9”系列文件,细化“永胜基层党建巩固年”17项工作要点,明确党建责任清单、重点任务清单,确保工作权责明晰、任务到人。二是找准办法措施。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组建“丽江先锋·永胜行动”联动督导动态工作组,建立党建工作提醒谈话和通报制度,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融合的方式,打造党建示范点区域化品牌,按照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手册,清理组织覆盖“死角”,消除组织覆盖“盲点”,填补工作覆盖“缝隙”。三是压实顶层设计。围绕“基层党建巩固年”这条主线,采取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两个办法;强化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三个责任;持续提升“党建+X”融合双推“五先锋”示范点,力争实现设施、管理、议事、服务四个规范化;坚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以党员教育管理为基本依据、以“党建+X”融合双推为基本方法、以党建促发展为基本要求五个基本方式;处理好抓党建与抓业务工作、抓党建与抓发展、抓党建与抓队伍管理、抓党建与抓作风、抓党建与抓民生、抓党建与抓稳定六个关系,确保高效推动“基层党建巩固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上下结合,转均衡发力为逐个突破。始终坚持立足基础,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抓点连线、以线建廊、以廊扩面”的目标,破解基层组织建设“点上不出彩、面上不突出”的难题。一是在支部达标创建上求突破。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存在项目不齐全、业务不规范、制度不严格、活动不经常、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支部达标创建中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按照“群众代表参评、基层组织自评、上级组织考评”等程序严格进行分类定级,遵循“依据充分,属地管理,便于活动,方便群众,党员认可,支部赞同,总支研究,党委批准,谨慎调整”的原则,经公示无异议后对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扣好支部达标创建的“第一颗纽扣”,并按照“五基本+五统一”的标准,使支部达标创建实现材料清单化、模板统一化、内容表格化、记录规范化,为推进支部达标创建工作打牢基础,为突破性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二是在优化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上求突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干部服务能力不强、治理方式滞后、利益纠纷复杂等问题日益增多,有些村(居)民小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难、执行难,推行“四议两公开”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对此永胜重点对农村(社区)所涉及群众普遍切实利益的村(居)民小组积极推行“6541”从严管理党员机制和重大民主决策“1231”工作机制。在村级治理、服务群众中按不同的类型和主题设立带头学习岗、政策宣传岗等“6岗”;通过党员自己认领、支部任命、群众认可、“两委”认同、乡镇党委认知“5认”;采取群众评、村支部评、村“两委”评、乡镇党委评“4评”方式,公正评价设岗定责的党员,并按设岗定责和民主评议党员为主要依据全面推进党员的积分制管理“1积分”的“6541”,并把党员积分作为党员“名片和形象”,作为党委评先评优和党员创业贷款依据。同时优化议事决策机制,按照“1提”:村民小组(组长)提,“2议”:村党支部议、村民代表议,“3审”:村监委会初审、村党总支复审、乡(镇)党委核审,“1表决”:村民大会表决的方式,把“1231”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工作机制作为“四议两公开”的完善和补充,重大民主决策实现简化流程、方便群众、逐级审查、凝聚人心、提高效率、民主公开,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仁和镇党委聚焦引发“8·04”群众聚集事件的原因,推行“6541”从严管理党员机制,通过无职党员设立“村情民意收集岗、矛盾纠纷化解岗”定期“上岗”的方式,全村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使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成为维稳工作新亮点。同时聚焦库区剩余土地分配这个热难点,镇村两级运用重大民主决策“1231”工作机制,成功破解1500多亩库区剩余土地分配等难题,实现库区群众能发展,这一做法得到省移民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在金沙江中游移民库区进行推广。三是在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求突破。紧扣“集体经济强纽带、示范带动树标杆”的目标,分年度、分区域、分类别、分步骤,采取整合资金、统一实施、集中投入、异地投资和流转、转让、入股优质项目等方式,依托褚橙和软籽石榴品牌,重点打造沃柑和软籽石榴集体经济六大区域七大功能集中培育实验示范种植基地,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2—5万元以上的持续稳定收入目标,破解薄弱村集体经济缺乏经营性收入长效机制的困境。在实践中,整合15个乡镇91个薄弱村集体经济项目库资金1580万元,按照补齐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并确保达标的原则,在涛源镇上六村成立金谷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持续收入可达10年、每年收入不低于投资总额的10%,确保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今明两年实现全达标,实现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精准脱贫、壮大集体经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培养致富带头人、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等七大功能。此做法被省委办公厅采用并以“永胜县多措并举培育村集体经济”为题目通过其主办的《每日动态》呈报给省委常委参阅。四是围绕“五先锋”在党建示范点上求突破。重点在程海镇海腰村以“重温革命遗址,强化党性锻炼”为主题,打造“党建+红色文化”,实现“将红色文化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乡村治理的手段、干部作风转变的抓手”三个转化,争创带头学习先锋;在程海镇凤羽村以“传承历史文化,提振永胜自信”为主题,打造“党建+文化传承”,以建设村级基层组织先锋阵地为目标,将示范点打造成集党建引领宣传站、优秀文化传承站、毛氏餐饮体验站、素质提升加油站、党群服务工作站、乡村振兴示范站、集体经济培育站的“七站一阵地”,争创带头学习先锋;在涛源镇上六村以“展示产业成果,谋划永胜未来”为主题,打造“党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争创产业发展先锋;在大安乡大安村以“党建引领作示范、探索脱贫新模式”为主题,打造“党建+脱贫攻坚”,以“党总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基地+企业(订单农业)+集体经济+精准扶贫”的模式,争创脱贫致富先锋;在松坪乡岩头村以“薄弱环节强服务、红色服务暖人心”为主题,打造“党建+文明服务”,争创文明服务先锋;在仁和镇新源村以“牢记伤痛探新路、建强组织治大乱”为主题,打造“党建+社会维稳”,争创社会维稳先锋,以实施“丽江先锋·永胜行动”为契机,打造形成一批先进示范点。

常态督导,转泛化督查为对标指导。始终坚持落细落小和久久为功相结合,通过有效的督查把每个领域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破解基层组织建设督查中“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思维模式。一是明确“谁来督”。从县级党建人才库中抽调45名精兵强将,组建由4个片区和一个纪律保障组构成的“丽江先锋·永胜行动”联动督导动态工作组,有效破解组织部门单打独斗、人手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提出“督什么”。坚持“一领域一特点、一行业一特色、一先锋一标准”,分片区重点打造20个市县两级示范点,对标9类党支部达标创建标准,制定“五基本”细化材料清单和模板清单,每月制定《工作督查清单》,使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基层党建巩固年”部署要求、开展支部达标创建和示范点创建过程中创有标尺、干有方向、查有依据。三是实现“常态化”。建立党建“旬督查、月督导、季巡查、年述评”制度、提醒谈话和通报制度,确定每月1日、11日、21日为基层党建提醒谈话日,10日、20日、30日为通报日,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不搞一阵风,真正抓好经常性、持续性的督查。四是确保有成效。通过紧盯省市督查中反复出现的“三会一课”等重点事,严把整改关,树立“红”的旗帜,支部达标创建持续推进,呈现出“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党建氛围;突出“红”的引领,20个市县两级示范点持续提升,形成“比学赶超”的党建氛围;激活“红”的基因,随着“6541”从严管理党员机制和重大民主决策 “1231”工作机制广泛应用,形成“人人争当先锋”的党建氛围,真正做到从严从实落细落小抓党的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