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合作股份】酱菜小作坊迈步大产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24 09:53:12    点击率:137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杨建乐)不时查看一下“农家乐”特色餐厅的修建情况,不时走访一下酱菜生产车间,杨绍荣在九三九食品厂新厂区里不停地忙碌着。因为边建设边生产,需要同时协调多方面的工作,让他略显疲惫。但谈起自己正在奋力打造的酱菜产业梦想,他顿时精神焕发:“按现在的市场情况,预计厂里生产的酱菜年毛收入可达30万元!”

  然而,就在3个月前杨绍荣还没这么乐观,也没想过埋藏在心中多年的“酱菜产业梦”能这么顺利的开启。

  杨绍荣是玉溪市峨山县甸中镇人,在镇上自主经营了一家餐馆。大约在5年前,一个现象让杨绍荣敏锐地捕捉到新的商机。原来,前来他家餐馆吃饭的食客对他自己腌制的各种酱菜味道赞不绝口,餐后还想买些回去。于是,杨绍荣灵机一动,在自己家中创办了一个小作坊——“九三九食品厂”,运用纯手工制作方式腌制豆豉、豆尖腌菜等酱菜。边经营餐馆,边销售酱菜,让他家生意不错,尤其是“九三九酱菜”通过口碑相传,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还时常出现供不应求。单是售卖酱菜,一年就能为杨绍荣带来将近10万元的收入。

  不过因为家里场地有限,产量较小,销售也紧紧局限于当地市场,这样“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几年来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让杨绍荣无法满足。

   “自己一没有大的场地,二没有太多的资金,怎样才能把食品厂做大做强?”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杨绍荣的脑海中,成为他的心头之结。

  20147月,政府宣传的“合作股份”相关政策,让杨绍荣一下激动不已,他感觉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好机遇。原来,镇政府根据当地蔬菜品种丰富,腌制酱菜原材料充足的实际,有意扶持酱菜产业发展。让杨绍荣特别犯难的两个问题,都可以由村集体与他通过“合作股份”方式解决:没生产场地?位于小甸中村村口闲置多年的村完小就是一个好地方。没资金?小甸中村能协调上级资金10万元入股。

  20149月,杨绍荣与小甸中村签下了“合作股份”协议,小甸中村以闲置村完小加上现金10万元入股九三九食品厂。双方约定,小甸中村入股的10万元资金5年内保持不变。食品厂的经营由杨绍荣负责,村党总支只进行监督。在利润分配上,杨绍荣的食品厂不论盈亏,都定期向村集体分红。红利第一年为16000元,第二年为17000元,第三年为18000元,第四年为21000元,第五年为22000元。

  “这种红利分配方式压力不大,而且对我们新起步的食品厂很有帮助。”杨绍荣表示。

  与小甸中村委会签订“合作股份”协议后,杨绍荣马上把自筹的40多万元,加上小甸中村入股的10万元,投入到九三九食品厂的修建中。他把占地5600平方米的小甸中村完小划分为两个区域。一半改建成食品厂的生产、储存、包装车间,另一半则用于修建特色农家乐餐馆。目前工程投入了近30万元,在建好的车间里,已经在开始生产辣子酱。

  “村里能办起厂真不错,我们的杨厂长说了,以后我们家里可种辣子、姜等蔬菜直接卖给厂里。”正在车间里加工酱菜的小甸中村栖木樨村民小组村民方玉珍笑着说,她到厂里打工,一天就能赚60元,而且有了厂以后,蔬菜在村口就有销路,不用拉到外地售卖,非常便利。

  杨绍荣估算,食品厂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以加工30吨左右的蔬菜。 “以后,我会逐步将酱菜的品种增至78种,并往打造品牌方面不断努力,让我们的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杨绍荣对食品厂的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