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四轮驱动”助力党建兴村--——海南村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侧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10 11:53:23    点击率:96



“四轮驱动”助力党建兴村

——海南村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侧记

  

  如今,和玉龙县发展相对较快的一些乡镇和富裕村相比,8200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3000万元的全村经济总收入似乎算不了什么。不过,与过去“一条腿走路,两个轮子拉车”的迟缓发展相比,如今,在该村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四个轮子”齐转动使发展提速升级,让拉市镇海南村村民加快了致富的脚步。

  “最近几年,来我们海南村学习取经的考察队伍是一波接一波,他们当中有的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有的是产业强劲的富裕村,有的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和谐村。除了这些年红红火火培育起来的雪桃产业为人们所熟知外,海南村最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学习借鉴的发展经验有哪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支、农户、协会、企业‘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为海南实施党建兴村装上了强大引擎,这也是我们村努力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新亮点。”海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和学全这样告诉记者。

  支部引路 选准产业

  海南村委会下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41户2842人。该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6个党小组。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党总支的引领、服务作用,海南村党总支在深入调查研究、认清村情和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雪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菊苣系列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业、以反季大白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和民俗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四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我们海南村虽说在丽江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不过,将这一优势正真打造成富民强村的产业至今也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和学全介绍说,目前,在拉市镇乃至整个丽江,参与雪桃种植的村社和农户已不在少数,不过,作为丽江雪桃真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海南村真正得益于雪桃产业的是助推此项产业发展的模式。和学全所谓的模式,其实就是将雪桃产业链复制到其他产业中去,最终实现一产带多产。具体来说,就是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雪桃产业种植过程中,形成由村党总支成员分工负责、各党支部引路、党员带头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起支部+协会+公司+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使之形成以“农户为基础、支部为后盾、协会为纽带、企业为龙头”的“四轮驱动”发展格局,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此外,该村党总支还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与多家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在该村办公司、建基地,兴办农产业发展公司,大力推行订单农业,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先后建立了雪桃、养殖、蔬菜协会和一座玉龙县养殖示范小区,在市场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致富金桥”,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该村农产业不断向专业化生产、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转变。

  党群共创 致富不愁

  “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发现,只要将村里各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让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村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其实也是可以通过党群齐心共创来实现的。”这不仅是海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和学全的切身感受,也是海南村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有力举措。为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的自身素质,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海南村党总支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等平台,通过采取邀请农业技术员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创业技能培训,使全村80%的党员掌握了1到2门实用技术。在组织开展产业发展“一对一”活动中,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挂钩一个产业、联系一个协会、扶助一户农户,走村入户发动群众发展雪桃产业种植,积极组织村内种植大户和产业发展能人组建了产业技术服务队,为农户提供种、养殖和病虫防治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及服务培训。通过开展“手拉手”结对帮带活动,使16户党员示范户和32名党员与村里的贫困户、困难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从2012年起,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丰乐三组村民木华光依靠家里5亩雪桃种植成为村里10万元以上的发展大户。采访中,就记者对雪桃产业今后发展提出的种种疑虑。党员致富带头人木华光始终一脸自信,他说,“我们村所提出的要坚持‘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策略,不仅仅只是为了解决村民们的产业致富难题,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为了提高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如今,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海南村的雪桃、苹果和生猪养殖业规模迅速扩大,农家乐、骑马等民俗乡村旅游业也日渐兴起。截至目前,海南村全村雪桃种植户面积已达2855亩,年生猪出栏百头以上的生态养殖户已达26户,无公害蔬菜发展到230亩的规模,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农户达95户。